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成立研究中心 推进科普信息化 增强科普合力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需要厚植沃土
  2018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7.87%,虽然增速较快,但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与8.47%的国家平均比例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靠科技创新,基础在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必须加强理论研究,以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时代需要的手段,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激发科学兴趣,让公众理解科学,让科学普惠民生。
  科学施策
  依托大学破解难题,推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可持续发展
  3月底,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建立。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院士在成立大会上说:“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负责我省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工作的调查、研究、评估和学术交流等,将有助于发挥陕西省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优势,充分释放科技发展正能量,使蕴藏在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进展有目共睹。每年在全省广泛组织开展“科技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普日、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等活动。西安市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作为“十三五”末的奋斗目标;宝鸡市建立了全省首个公众科学素质数据库;渭南市将纲要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榆林市建立了科普协管员制度;杨凌示范区大力推广“互联网+农科服务”模式等。
  但是,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晨光还是一再强调纲要工作的可持续性问题,他说“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能让更广泛的、与问题接触最紧密的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从而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让公众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选择哪些活动宜做,哪些活动不宜做,并在实践中不做或少做不宜做的活动,从源头上消除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技术先行
  加大科普信息化力度,满足各类科普需求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社会工程,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大局,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近几年,以“互联网+科普”为目标,推进科普信息化工程建设,成为纲要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截至目前,我省科普资源管理平台已初步建成,“陕西科普”“陕西科技传媒”网站、“陕西科普”“陕西科技传媒”官方微博、微信和“水煮科技”微信公众号等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全省建设了科普e站651个,涵盖基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场所,学校,村委会及农技协等。同时,2018年省科协还投入240万元,建成了20个“电子科普画廊”,争取了流动科技馆4套巡展24站,接待观众42余万人次;争取科普大篷车9辆,总价值466万元;全省新建少年科普馆10个。在科普知识传播方面,和各大省级主流媒体共同实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计划,每年刊播各类科普专栏500多期,通过实施社区科普益民工程、科普人才队伍工程等,逐步在全省形成了科普宣传社会化的格局。
  注重实效
  分类推进、精准发力,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
  《陕西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自发布起,明确提出要以激发科学兴趣为重点,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以农村科技服务为重点,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以促进科技创新为重点,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以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为重点,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对于青少年科普教育,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王瑜副教授说,“梁启超在《论幼学》中云:‘人生百年,利于幼学’。科学素养需要从娃娃抓起。在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的今天,抓好娃娃的科学素养教育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奠基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农民也是亟待提升科学素质的一大重要群体,在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方面,我省探索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机制,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科技助力扶智扶贫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8年仅省农业厅在全省共举办农技员培训班310期16549人次。
  近期,我省正在准备成立陕西省科技志愿者服务总队,在整合规范现有科普工作者队伍基础上,重点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科技社团科普志愿者队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专家服务团和科普讲师团等队伍,建设开放、全域、普惠、共享的科普服务体系,让科普志愿服务体系成为服务市县高质量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助力。
  公众科学素质提升还有很长地路要走,科学普及是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我省科普工作仍有很多问题,如地方特色不鲜明、科普品牌化发展不均衡、科普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少等,因此,只有在全省厚植沃土整合资源,营造公众支持和参与的社会氛围,形成文化、教育、社会与科技创新良性互动持续共进的局面,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才能让务实进取的科学精神在社会蔚然成风,让科技创新之树枝繁叶茂。

(本报记者 吕培涛)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