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研究动态
 


  人造叶绿体光合作用效率比自然植物还高
  “叶绿体”在植物细胞内负责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养分。最近,发表在Science杂志的一篇研究公布称,德国马普研究会等机构研发出的“人造叶绿体”可以模仿光合作用,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研究人员提取了菠菜的叶绿体的类囊体膜,这种类囊体膜能够在植物体外“工作”。随后,他们将这种膜与一种名为CETCH的循环系统耦合,后者是人造的固碳系统。经过成功耦合后,人造叶绿体就诞生了,其光合作用效率比自然界植物的还要高。尽管目前技术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否大规模使用还未可知,可人造叶绿体影响十分深远。研究人员希望,未来可以通过这种技术合成比普通碳水更有意义的有机物,比如药物分子。

(王 烁)


  科学家发现 不需要氧气就能生存的多细胞生物
  宇宙中的一些“真理”似乎是颠扑不破的:太阳东升西落,物体都受到万有引力,多细胞生物需要氧气才能存活。但近期的科学发现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最后一条规律。特拉维夫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发现,有一种类似水母的寄生虫没有线粒体基因组,是地球上已知的第一种没有线粒体基因组的多细胞生物。这意味着它不用呼吸,生存完全不依赖氧气。大约在14.5亿年前,地球生命开始“呼吸”氧气,其中多细胞生物体内有大量的线粒体,它们是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必不可少的细胞器。而本次新发现的寄生虫和单细胞生物一样,进化出了与线粒体有关的细胞器用以适应在无氧环境下生存。不过,其背后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一发现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地球生命的理解,也可能对寻找外星生命产生影响。

(鱼 蛋)


  模仿蚊子“腿毛”开发无人机避障系统
  随着气温升高,人类的一大劲敌——蚊子又将重出江湖。小小蚊子通过游击战和人类斗得不落下风,靠的是探测和躲避周边物体的独门绝技。近日,来自英国皇家兽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模仿蚊子“避掌”的原理,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无人机避障技术。通过腿部毛发感知周边的气流变化,蚊子能够确定并躲避附近的物体。有鉴于此,研究人员在无人机上安装气流探测仪,通过周边物体对旋翼气流的扰乱来定位这些物体,这一技术被称为“空气动力学成像”。据称,其复杂度和成本都低于现有的声纳和激光雷达技术,尤其在近距离时还更加精准。也许在不久以后,我们就能获得像蚊子一样灵巧好用的无人机,价格或许也不会太贵。

(尤 嘉)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