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镇安县米粮镇界河村:党员领办产业 群众就业脱贫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2月19日,商洛市镇安县米粮镇界河村两委会门前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随着有节奏的“咔擦”声,一个个白色菌袋从机器上滚落下来。
  “我们今年计划扩建大棚,增加种植规模。这不,趁着过年村民都闲着,早早就开工了。”镇安县米粮镇界河村香菇种植基地负责人毛加双说。
  今年44岁的毛加双,是一名党员,也是界河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初种黄姜市场行情好,可挖出来的时候,价格掉在‘地板’上,后来又种植油用牡丹,最后还是失败了!”毛加双坦言,为了过上好日子,没少折腾。
  界河村山大沟深,地薄人稀,是镇安县最偏远的一个村庄。过去的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程度,当地村民直摇头叹息:耕种靠天吃饭,运物肩扛担挑!
  条件越是落后,疾病愈加致贫。五年前,毛加双的父亲和儿子同时患病住院,巨额医药费导致一家五口陷入生活泥潭。2016年,经村上评议,毛加双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是党员,就应该带个好头。”不向命运低头的毛加双思考着:凭现有的四五亩烤烟,一年忙到头收入一万余元,肯定脱不了贫!怎样摆脱困境?如何脱贫致富做好表率?他把目光瞄向食用菌产业。
  2018年,敢为人先的毛加双,被推选为界河村监委会主任。他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兴办起界河村香菇种植基地,当年流转土地10亩,生产香菇10万袋。
  “党的扶贫政策这么好,我们要是不脱贫致富,都对不起党和政府。”毛加双信心十足地说,“通过三年滚动发展,今年计划将香菇种植扩大到15亩地20万袋。”
  在新流转的五亩土地里,毛加双忙活着固定钢管,还不时回头对记者说:“这里气候适宜香菇生长,一年收入20万元没有问题,带动10户贫困户受益,每户年分红2000元,带动群众就近就地转移就业10余人,人均年务工收入一万元以上。”
  因病致贫的沈堂富,曾经是界河村十一组贫困户。多年前,沈堂富在矿山打工落下了尘肺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妻子王昭叶既要服侍老公,又要照顾孙子,一家五口全凭儿子在外打工维持生计。“现在我一出门不到10米,就是香菇种植大棚,务工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方便,既照顾了老公和孙子,又能挣到70元日工资。”王昭叶乐呵呵地说。
  产业带动就业,就业增收脱贫。“在发展香菇产业上,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从基建、原料、运行上给予资金支持,去年还投资5万元建冷库,为我发展香菇生产提供的很大的帮助。”毛加双说,“要不是各级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我就不能顺利脱贫,根本过不上现在的好日子。”
  记者了解到,脱贫攻坚以来,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抽调精兵强将驻村帮扶,多方协调争取资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想方设法培育产业。目前,界河村贫困户养猪284头,养牛26头,养羊184只,养鸡2000只。增加中药材种植400亩。
  据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驻村第一书记任旭文介绍,为了扶持村上发展产业,市中院组织群众外出考察,经常组织技能培训,开展志智双扶活动,让贫困群众暨富口袋又富脑袋。2019、2020连续两年,驻村工作队被商洛市委、镇安县委评为先进集体;工作队员宁启波被评为先进个人;毛加双被评为2020年商洛市脱贫先进个人。

(本报记者 张 宏)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