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融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型传播研究
□ 商洛学院 王丹丹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从传播内容、宣传方式等方面把具有互补性的不同媒体进行整合,以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的新型媒体宣传理念。利用融媒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播,具有符合时代潮流和便捷等优点。融媒体时代的非遗文化传播应关注传播的每个环节,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创新:
  一、创新传播理念:从馆藏走向现实
  传统的非遗保护具有“重藏轻用”的特点,比如通过出台法律法规、设立非遗文化展馆和档案馆等方式,大多数人对非遗的认识仍停留在博物馆、民俗馆以及数字化的影像之中,即使去展馆参观,也只是“外行看热闹”,这种浅尝辄止的体验只能满足一时的好奇心,并不能真正探寻到非遗的文化魅力,也难以激发非遗文化的活力。注重非遗的传承过程,发掘其所蕴含的文化与历史价值,这固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非遗文化的流失,但难以让非遗文化走进现实生活,其结果是接受群体极其有限。
  虽然非遗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虽已不复存在,但传统伎艺、民俗、礼仪等非遗文化曾“活”在先辈生活之中,文化的基因并未因此而消失,也并不意味着非遗原本便是僵化的。要激发非遗的活力,不能仅仅靠个别传承人“自娱自乐”,有赖于整个族群对非遗的熟悉和掌握,有赖于非遗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发展。有学者指出,“非遗保护的最终目的不是对过去生活方式的保存和复制,而是使之服务于当下的生产和生活。”因此,非遗文化的传播,首要的便是转变传统的“重藏轻用”观念,从现实生活中追求寻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寻找其与现实生活的最佳契合点,恢复其“温度”。
   二、创新传播主体与受众:从“单向传播”走向“传受合一”
  传统媒体属于线性传播,非遗文化传播的主体通常为非遗传承人或保护单位,具有绝对话语权,传播内容、表达的方式等均由传播主体决定,受众的可选择性极其有限。融媒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既是传播的主体、传播内容的生产者,也是传播信息的接受者。因此,传统的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对立关系在融媒时代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传受合一”。通过融媒这一介质实现信息的交互,将传统的线性传播变为网状传播,无论是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是受众范围均更为复杂与便捷。对于受众而言,可以通过传播者A/B/C等分别获得碎片式信息,并整合成为相对完整的信息。碎片化是融媒时代获取信息的重要特征,受众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实现信息量的增加,体现了融媒体方便快捷高效等优越性。近年来,媒体平台的短视频投放量和点击量迅猛增长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使得传播者与受众均从中获益。
   三、创新传播内容:从知识性走向情感认同
  衡量非遗文化价值的标准,通常包括独特性、濒危性、历史性、传承性和影响力等。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非遗文化的传播,均注重其文化和历史价值。这当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非遗文化的“原汁原味”,但也决定了传播内容往往带有某种官方的属性,受众很难与之产生情感共鸣。而对事物的接受,首先须获得情感的认同。所以,非遗文化的传播内容应从传统的注重知识性向情感认同。
  春节前央视推出的非遗美食节目,节庆氛围与美食蕴含的美好生活愿景很容易激发观众情感共鸣。近年来大热的李子柒田园生活视频,没有精心设计的情节、美艳的华服,仅仅是节气的风景、山村的雨后微阳,依然令无数观众神往。可见,非遗的传播要注重文化中蕴含的“情”与“美”,“把历史遗存转化为当代人能够领略的意象美嵌入当代生活,从而使非遗对当代社会而言具有活的精神价值”。
   四、创新传播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非遗按照表现形式大致可归为技艺文化、表演文化和民俗文化三大类。技艺文化又称造型文化,医药、雕刻、美术等均属此类,能够生产出有形的产品。这类非遗文化的传播可以选择直播+带货的方式,在直播中展示产品的制造工艺和生产过程,从带货中获得经济收益。当然,这需防止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非遗的“变形“”变味”;表演类非遗文化包括各类说唱、曲艺、杂技等,适合通过具有覆盖面广、即时性佳等优势的短视频方式在媒体平台展播,也需注意碎片化造成脱离文化语境,影响受众的理解,甚至由于曲解造成的“生吞活剥”和刻板印象。同时,应注重将直观感受与文化的隐喻功能结合,从而激发情感与文化的共鸣;民俗文化包括各类节庆习俗、礼仪等,其表达需依托一定的语境和场所完成,当前流行的慢视频注重“沉浸式”体验,与民俗文化的传播相当契合。前几年在不少学校兴起的成人礼热,身着童子服的学生们在参礼人员的见证下接受加冠之礼,从中感受步入成年的使命感。2022年,商洛市洛南县仓颉小镇举办的谷雨祭祀,将农耕时代的古老礼仪再现于观众面前,浑厚的大鼓之声、朴拙的埙音,瞬间将人的思绪带入千年之前的农耕社会,唤醒人们对古老农耕文化的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先辈的智慧,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我们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借助融媒体的优势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命的活力。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PSL04)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