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商洛市科普信息化建设研究
商洛学院 田祎 周小婷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提高商洛市公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强大的推动力。一直以来,商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为推进商洛市公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提高科普传播效率,创新科普传播形式,主动顺应科普信息化发展趋势,积极探索科普信息化思路与对策。然而实际调研发现,商洛科普信息化建设总体缺乏良好的顶层设计,资源内容相对匮乏,现有平台分散,不能很好理解用户的个体需求,为个体建立起智能化的科普信息推荐机制,科普传播体系较弱。因此,研究构建共建共享服务平台和预见性介入科普传播体系,实现和完善商洛科学普及的众创空间、传播平台、交流平台等服务功能是商洛科普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商洛市科普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商洛市科协立足山区实际,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合作模式,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科学普及新途径,主要从两个方面推动商洛科普工作。一方面,商洛各级科协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注重运用微信、网站、移动客户端、数字科普终端等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在推动全市科普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调查发现,商洛市科普信息化平台相对较少,企业和个人参与建设的科普信息化平台趋近于零。在科普平台的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还是以县区协会、学会和政府部门所建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而这些平台大多建设步伐缓慢、新技术应用水平低、信息资源匮乏,内容只是简单的罗列了本单位概况、单位新闻通告、基本服务项目和一些单位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的概念等。以商洛科协开通的“商洛科普”公众平台为例,其2015年9月至2022年5月信息发布总量为483条,主要内容为科协相关新闻资讯、生活常识、食品安全、疫情防控和健康养生等方面,信息阅读量平均为20人/条。商南县科协网站主要由“科技前沿”“科学生活”“实用技术”三个模块构成,其中科技前沿板块至2022年5月12日信息发布总量为51条,主要内容为前沿科技资讯和科技新闻,每条信息浏览量为40次/条;科学生活和实用技术模块至2022年5月12日共发布信息108条,内容主要以生活常识、健康养生、农业种植技术为主,浏览量为46次/条。而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镇安县、柞水县、山阳县科协目前尚未开通官方网站或其它科普APP。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建网站主要为本单位新闻信息发布,涉及科普知识很少,且内容大多以静态网页显示为主,单方面的输出,没有考虑受众群体的交互体验,缺乏主动推送功能,浏览量基本来源于用户的主动搜索。可以看出,商洛市科普信息化建设总体缺乏良好的顶层设计,资源内容相对匮乏,现有平台不能很好理解用户的个体需求,为个体建立起智能化的科普信息推荐机制,科普传播体系弱。
  另一方面,商洛市科协把科技馆群建设作为实现商洛科普工作突破发展的重点来抓。根据主导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地方政府、高校、龙头企业建成位于商洛主城区的商洛科技馆,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洛南核桃馆、柞水木耳馆、商洛学院秦岭植物馆、商南中国漆馆、丹凤葡萄酒酿造技术馆5个地方特色产业技术创新馆。已初步形成了从主城区到各县的“一主五分”科普网点覆盖格局,面向产业工人、新型农民、青年学生、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在技术创新、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产品展示、宣传、营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20年运行以来,已经累计有12.1万余人参观。但目前各馆信息化平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馆均无自己的信息化平台,民众从互联网无法搜索各馆资源,受时间场地限制,受益面窄、吸引力差,影响力有限,未能在较大的区域范围发挥科普作用。
  综上所述,一方面已经有的科普信息化平台,例如商洛科普公众号、商洛科协网、商南科协网等,平台分散,没有统一入口门户,缺乏良好的顶层设计,资源匮乏且无标准化,没有智能化的科普信息推荐机制,用户很难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科普内容。另一方面,初具规模的商洛科技馆群作为面向公众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科普教育活动场馆,能够通过展览展示、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商洛科普工作,加强科技馆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但尚未开展信息化建设,因此,加强科技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科普教育的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商洛市科普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根据商洛科普信息化建设现状,研究认为推动商洛科普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一是合理搭建共建共享科技馆服务平台,以服务为导向重构信息化平台,打破部门界限,统一规划,统一构建。包括以平台化思路,整合“一主五分”内部、外部以及各县区地方馆资源。实现服务的集中管理,面对各级科技馆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化转型,服务涵盖科技馆各类用户全生命周期。同时平台还提供个人中心、智能客服等版块,实现大众共创科普资源,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通过统一访问入口,实现结构化数据资源、非结构化文档和互联网资源、各种应用系统跨数据库、跨系统平台的无缝接入和集成,并根据每个用户的特点、喜好和角色的不同,为用户推送个性化科普知识。二是构建预见性介入科普传播体系,为提高商洛市科普热点的响应速度和科普话题的捕捉速度,构建预见性介入科普传播体系,且满足:一方面要能对互联网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另一方面组成基本的科普信息服务网,能提供每日正常的科普信息服务。三是改善运营管理保障机制,政府应积极协调统筹各方面的科普资源,给予主动开展科普活动的企业政策倾斜,继续鼓励民营(或事业单位)资本兴建科技馆。打破现有政府挂牌,企业自建自营的模式,政府应和企业、协会、各事业单位、高校之间共同协调统筹资源,实现科普信息化建设社会全体化,共同维护科普信息资源构建。同时进一步扩大对科普信息化的资金来源方式和人才培养渠道,一是政府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并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技馆建设提供捐赠与资助。二是科技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经营活动,实现自给自足。三是让地方高校成为科普信息化建设、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PSL28)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