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巴斯德和微生物
  阿尔卑斯山巍然耸立,主峰勃朗峰海拔4800多米,山顶终年积雪,仿佛戴着一顶白色的尖帽。1860年的一天,人迹稀少的阿尔卑斯山上出现了一个男人。他留着络腮胡子,跟在骡子后面,慢慢向冰河地带攀登。
  奇怪的是,骡子驮着的行李不是别的,而是许许多多的玻璃瓶。男人每走一程,就拿出20个瓶子,然后小心地打开瓶塞,装一点高山上的空气,马上又把瓶子密闭起来。
  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他到阿尔卑斯山上干什么呢?原来,巴斯德与法国鲁昂博物馆馆长普沙围绕夏天肉会臭,饭会馊的原因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论战。
  巴斯德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发现空气中飘荡着许多微生物,一旦落在肉、饭上,就会安营扎寨,大量繁殖起来。然而,普沙却认为即使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肉、饭也会自然而然发臭、变馊,也就是说,微生物可以“自然发生”。
  为了驳斥普沙的论点,巴斯德决定亲自进行实验:他在一大批玻璃瓶中放入培养液,经过严格的杀菌处理后密封起来。巴斯德向阿尔卑斯山进发,每到一定高度,打开20个瓶子。
  结果怎么样呢?在山脚打开的20个瓶子中,有8瓶出现了微生物;在山腰打开的20个瓶子中,有5瓶出现微生物;在山顶打开的20个瓶子中,只有1瓶出现微生物。
  巴斯德认为,山下空气中的微生物多,而山顶空气洁净,所以微生物很少。他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他的观点。经过前后6年的争论,最后普沙在事实面前认输了。
  这只是巴斯德和微生物故事的冰山一角,巴斯德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决心向科学高峰挺进。他在18岁时给妹妹写过这样的信: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
  在大学里,巴斯德很认真地做各种科学实验。有一次,老师教学生们做关于磷的化学实验,很多同学做了一遍,就算完事。巴斯德在做完之后,还自己去买了许多猪、牛的骨头,把它们烧成灰,从中提取出了60克纯净的磷。他把整个实验过程都详细地记录下来,从中弄懂了许多化学道理。老师见了非常赞赏他。由于巴斯德很擅长动手做实验,善于通过实验发现新事物、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以被同学们誉为“实验室台柱”。
  通过动手做实验,巴斯德发现了酒变酸是由于一种酵母菌在捣蛋。找到了这一原因之后,帮助酿酒业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
  通过动手做实验,巴斯德揭开了酒石酸的旋光之谜。原来,酒石酸有左旋的,有右旋的。把这两种晶体等量混合在一起,旋光性就消失了。
  通过动手做实验,巴斯德找到了蚕患“胡椒病”的病因,找到了对付羊瘟病、鸡霍乱和疯狗病的方法……
  巴斯德是个“动手派”。他做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在科学上建立了一系列奇勋。
  1895年9月28日,巴斯德去世,终年73岁。
  “必须努力工作!”巴斯德经常用这句话来鞭 科技小故事策自己、勉励学生。

(张军)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