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劳动主题绘本对幼儿教育的启示与实践探索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第一幼儿园 陈静儿
  一、引言
  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幼儿教育中备受关注。幼儿期是个性和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意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能为幼儿未来适应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绘本作为幼儿认知世界的重要载体,以其形象直观、语言简练的特点,深受幼儿喜爱。研究表明,绘本凭借视觉化图像和趣味故事,能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更高效地传递教育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引入劳动主题绘本,既契合幼儿认知特点,又为劳动教育开辟了新途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劳动主题绘本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及其价值,为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劳动主题绘本在培养幼儿劳动意识方面的优势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劳动主题绘本以其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和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为幼儿营造出一个个劳动情境。这类绘本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幼儿对劳动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运用绘本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具有显著优势,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将绘本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幼儿劳动能力的发展。
  组织幼儿共同阅读劳动主题绘本故事,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劳动的基本概念与价值。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劳动的认识,形成更为深刻的劳动印象。这能够促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重新审视劳动,领悟劳动的真正意义,进而有效提升劳动意识培养的效果。
   三、劳动主题绘本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劳动主题绘本在拓展幼儿对劳动的认识方面独具优势,能让幼儿真切体会到劳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同绘本呈现了丰富多样的劳动场景,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细腻刻画了小姑娘独自上街购物的经历,让幼儿体验到完成劳动任务的成就感与自我价值;《爷爷的肉丸子汤》温馨展现了祖孙俩共同做饭的亲密时光,让幼儿感受到劳动中的亲情与温暖。
  这些绘本不仅让幼儿明白劳动并非仅限于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等传统家务,还涵盖购物、做饭、照顾他人等生活琐事,蕴含着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阅读,幼儿能逐步建立对劳动的认识,理解劳动不仅体现于结果,更在于付出努力与成长的过程。这种认识拓展有助于激发幼儿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其责任心和自主性。
  同时,劳动主题绘本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切入点,使劳动教育更生动有趣。教师可依据绘本内容设计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如模仿绘本场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角色体验中感受劳动乐趣;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在学习《小园丁的四季》后,引导幼儿到种植园地翻土、播种、浇水,体验耕种的艰辛与喜悦;学习《我会自己叠衣服》后,可举办生活技能竞赛,鼓励幼儿练习叠衣服等家务,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将绘本内容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不仅能让幼儿更深刻理解劳动的意义与价值,还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幼儿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总的来说,劳动主题绘本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其在未来成长道路上更加自信、自立、自强。
  四、运用绘本培养幼儿劳动意识的策略
  (一)精选绘本,激发幼儿劳动热情
  选择绘本需紧扣幼儿认知规律,激发其内心情感。绘本形式与内容应贴合幼儿需求,以提升教学效果。研究劳动教育与绘本教学整合策略时,教师应依据幼儿认知发展需求,精心挑选和开发劳动主题绘本。借助生动的画面与简洁的文字,引导幼儿从多角度认识劳动的重要性与意义,激发其对劳动的热爱、尊重与珍惜之情。
  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在绘本中学习劳动技能,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例如,基于幼儿生活经历,选取《我妈妈》《小海狸缝围裙》等绘本,以游戏形式呈现故事情节与劳动内容。幼儿在阅读绘本、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能感受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在寓教于乐中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品质。
  (二)依托绘本,发展幼儿劳动意识
  幼儿劳动经验有限,对劳动理解较肤浅,但绘本可丰富其认知体验,促进崇尚劳动、自主劳动意识的发展。教师应以绘本为基础,采用幼儿易接受、认可和喜爱的方式,将故事内容等呈现给幼儿。在绘本分享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绘本中的劳动场景与人物行为,鼓励幼儿分享和表达自身劳动经验,加强绘本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联系。通过互动式分享,幼儿能更深入地理解劳动的意义与价值,促进劳动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在《小海狸缝围裙》中,教师以小海狸的围裙为切入点,引导幼儿思考制作新裙子所需材料,介绍相应劳动工具,逐步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在《值日生的一天》中,教师展示值日工作动态图片,让幼儿直观了解饲养动物、浇水、清洁、倒垃圾等劳动任务,提高其劳动责任感;在《妈妈的一天》中,引导幼儿了解母亲日常生活的忙碌与工作的艰辛,体会劳动的辛苦,增强其热爱劳动的意识与劳动素质。
  (三)实践绘本,提高幼儿劳动素养
  将劳动实践融入教学过程,能让幼儿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理解劳动的意义,更有效地提高其劳动素养。教师应将与绘本内容相关的实践项目、任务和活动融入劳动教育各环节。通过绘本教学引导幼儿认识劳动价值、感受生活点滴,激发其劳动创造力。
  例如,阅读《超级小厨师》《黄瓜,你从哪里来》等食育教育主题绘本后,教师带领幼儿去蔬菜地观察蔬菜生长,让幼儿亲自动手种植、浇水、收割,并安排择菜、洗菜、制作沙拉等活动,让幼儿尝试混合不同食材,学习生活基本技能。这些活动使劳动充满乐趣,同时也让幼儿了解了食物来源与劳动的意义。活动结束后,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手工、交流等形式表达劳动收获,巩固所学知识。
  将绘本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幼儿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责任感、合作精神,学会珍惜劳动成果,为综合发展奠定基础。此教学方式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标。
   五、结语
  劳动主题绘本作为幼儿劳动教育的一种载体,通过精选绘本素材、组织绘本分享活动、开展绘本实践活动三个关键维度,以艺术化表达与情境化实践设计,实现了绘本内容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幼儿在阅读绘本、模拟再现劳动情境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意识,还深刻体会到了劳动创造的美好价值。
  

本文系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c2023102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