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逆向教学设计视角下项目式学习: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实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北山中学 张天寿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逆向教学设计以其明确的目标导向性和前瞻性,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有助于教师避免教学活动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项目式学习则形式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提供了广阔平台。将逆向教学设计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逆向教学设计与项目式学习的一致性
  项目式学习的结果与逆向教学设计的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物学课程应基于核心素养,通过项目式学习开展综合和实践活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涵盖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核心,项目式学习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逆向教学设计秉承“以终为始”的理念,从预期结果出发,将总项目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任务,构建上位目标与下位目标相结合的金字塔模式,确保素养目标与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其通常分为明确预期结果、确定评价标准、组织学习与教学活动三个阶段,具有目标明确、评价标准清晰的优点,但在活动安排方面相对模糊。
  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注重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有效弥补逆向教学设计在活动安排上的不足。项目式学习包括确定项目主题、制定详细计划、开展实践活动、评价成果、总结与反思五个核心环节。
  逆向教学设计和项目式学习都重视目标达成和过程性评价。项目式学习的活动过程为逆向教学设计的教学安排提供了丰富素材,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项目式学习实践策略
  (一)项目选择与素养性目标设定
  选择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项目,如“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该项目知识关联性强、操作难度适中、可拓展性好。在确定素养性目标时,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制定全面、具体、可衡量的目标体系。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
  (二)系统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
  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探究任务。以“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为背景,针对本地天竺葵不易生长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本土替代材料,并思考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玻璃瓶壁产生水珠影响光照、氢氧化钠溶液腐蚀性强等,进而提出创新实验器材和药品替代的任务。拓展任务为探究不同变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光照强度、光谱成分、水、叶绿素等。
  任务一:筛选与验证本土实验材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植物叶片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集,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分析暗处理时间、脱色时间、染色效果等数据,最终确定酢浆草为理想实验材料。
  任务二:创新设计与优化实验装置
  针对酢浆草叶片的特点,学生思考并开发合适的实验器具,如用锡纸包裹塑料瓶进行暗处理。在“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寻找氢氧化钠溶液的替代材料,发现钠石灰并设计新的实验装置。
  任务三:多变量探究与综合能力提升
  学生设置不同的实验变量,如光照强度、光谱成分等,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从而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预期学习成果的评价体系
  提前预设评价标准,注重教学与评价的融合,确保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制定详细的项目式学习评价表,涵盖问题解决、实验器材开发、讨论与交流、实验过程管理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每个评价指标细分为具体描述和评价等级,确保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成果展示与评价
  立体化展示项目成果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展示,从实验材料选择、器材设计、过程实施、结果分析等角度进行详细汇报。通过制作演示文稿直观呈现项目成果,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多维度综合评价
  从主体上看,评价应包括小组成员内部评价、教师评价以及社会评价(如邀请校外专家或社区成员参与评价),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监测和评估。
  从内容上看,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讨论交流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能力提升。
  从方式上看,评价应涵盖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实现对学生项目式学习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与综合考量。
  综上所述,将逆向教学设计理念融入项目式学习实践,不仅丰富了教学方式方法,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核心素养。通过优化设计实验材料、改进实验步骤、创新实验器材等一系列项目式学习任务,使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系2024年度揭阳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基于项目式学习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实践研究”(课题编号:LD-2024-B08)研究成果。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