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中国科学家重新定义“多刺世山虫”

  在寒武纪大爆发(约5.4亿年前)的海洋中,曾涌现出大量形态奇异的生物,其中多刺世山虫因其布满棘刺的袋状躯体,被学界长期视为早期软体动物与冠轮动物祖先的过渡类型。然而,云南大学张喜光团队联合玉溪师范学院陈爱林团队的最新研究颠覆了这一认知——通过高精度化石分析,他们证实世山虫应属于寒武纪神秘类群“开腔骨动物”(chancellori-ids),而非软体动物祖先。这一成果于5月8日发表于《科学》杂志。
  研究团队对云南昆明禄劝县关山生物群新发掘的世山虫化石展开显微结构与几何模拟分析,发现此前支持其软体动物分类的关键证据存在误判。通过反射变换成像技术(RTI)测定,此前被认为是体腔和足的结构实为化石壳体表面的几何变形,并非真实生物器官。新标本显示,锥状刺覆盖整个壳体,且内外表面形态与开腔骨类典型物种鸟巢虫(Nidelric)高度相似,支持其辐射对称的躯体构型,而非两侧对称。壳体表面条纹的宽窄变化与生物生长轴无关联,不具备软体动物壳层的生物学特征。
  开腔骨动物是寒武纪特有的神秘类群,其囊状躯体表面覆盖中空骨片,最初被归入海绵动物,但因缺乏明确组织构造证据,其分类长期悬而未决。此次研究通过整合世山虫与鸟巢虫的解剖学数据,提出开腔骨动物可能代表早期后生动物演化中的“实验性分支”,其简单辐射对称体构暗示了从两胚层向三胚层动物过渡的关键阶段。
  

(彪轶辰)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