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科学家开辟抗衰老新路径
  裸鼹鼠是一种栖息于东非地下的啮齿类动物,其接近40年的寿命远超其他啮齿类动物,且对多种疾病展现出高度抵抗力,这一现象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10月10日,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毛志勇教授与蒋颖副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发表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裸鼹鼠通过cGAS蛋白的适应性演化,将这一人类细胞中的DNA修复抑制因子转化为修复增强因子,从而抵抗衰老的独特机制。
  cGAS蛋白功能发生颠覆性逆转
  cGAS(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天然免疫信号蛋白,当细胞感知到胞质中存在游离DNA(通常意味着病毒感染或DNA损伤)时,cGAS会被激活,启动免疫反应。但人类cGAS在DNA损伤后会进入细胞核,“抑制”同源重组修复,这一过程可能导致基因组不稳定。但裸鼹鼠中cGAS的功能发生了“颠覆性逆转”——它非但不抑制DNA修复,反而能“显著提升”同源重组修复的效率。
  锁定四个关键氨基酸
  研究团队利用DNA修复报告系统进行筛选,最终将焦点锁定在裸鼹鼠cGAS蛋白C端结构域中四个进化特异的氨基酸上。实验证明,这四个氨基酸位点是功能逆转的关键:突变裸鼹鼠cGAS的这些位点会导致其功能丧失。将这四个位点引入人类cGAS后,成功逆转了其对同源重组修复的抑制作用。
   从细胞到动物的抗衰老验证
  团队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进行了一系列验证。在细胞层面,表达裸鼹鼠cGAS能显著降低细胞衰老水平;在果蝇模型中,表达裸鼹鼠cGAS成功延缓了果蝇肠道功能、运动及生殖能力随年龄增长而衰退的现象,并明显延长了果蝇的寿命。
  研究还开展了初步的小鼠水平实验,发现裸鼹鼠cGAS的过表达有助于抵抗小鼠多器官衰老,降低系统炎症,并延长其健康寿命。
  为人类抗衰老研究提供新靶点
  既往研究表明,DNA修复能力是决定物种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裸鼹鼠cGAS独特机制的发现,首次证明长寿物种可以通过改变特定蛋白的序列来增强基因组稳定性,进而促进个体长寿。未来或可通过小分子药物或基因编辑等方法模拟裸鼹鼠的特有变异,为人类对抗衰老及实现健康长寿开辟全新的干预路径。 

(彪轶辰)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