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教育育人才、人才强科技、科技兴教育
镇巴县以一体化改革书写县域发展新答卷

  近年来,汉中市镇巴县紧扣“教育筑基、科技赋能、人才聚力”核心逻辑,以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为抓手,在特色产业升级与民生发展中破局突围,让“数字茶香”飘满神州,“数字药园”结出富民果,更让山区学子圆梦名校、人才队伍扎根实干。
  教育筑基:助力山区学子“摘星辰”
  镇巴县坚持五育并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100%达标,通过“云校双师”打破地域限制、集团化办学整合优质资源,让名师课堂走进每一所山区学校。2024年,全县本科上线率升至98%,清北录取人数再创新高,曾经的“山区教育洼地”变成了学子圆梦的“沃土”。
  教育与科技的融合让课堂“活”了起来。近400万元投资建设智慧黑板,加快人工智能教学场景试点普及,精品课程触手可及;职业教育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在“校企双元”产教融合模式下,实现“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为本地产业发展培育本土技能人才。
  科技赋能:助力特色产业“焕新颜”
  镇巴县以科技为笔,在茶与中医药两大产业上写下“数字化转型”新篇章。茶产业领域,全国首个“秦巴区域茶产业大脑”上线,区块链技术为每片茶叶打造“生态身份证”,从种植到销售全流程可追溯,让“镇巴毛尖”的“高海拔、富锌硒”优势成为可信品牌资产,品牌价值突破8亿元。通过“线上营销+线下发货+智能物流”模式,流通效率提升50%、仓储成本降低30%。2024年,茶叶产值达13.32亿元,8.6万名茶农共享数字红利。
  中医药产业同样乘“数”而上。“数字药园”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环境数据与专家资源,为种植户提供精准技术指导;接入全国药材市场信息,借助大模型算力助力经营决策;推动政产学研协同研发。镇巴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产值超5亿元,“镇巴大黄”“镇巴天麻”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药用大黄年产量占全国20%—30%,科技让“秦巴药库”变成了“富民金库”。
  此外,镇巴县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征集技术需求15项,对接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揭榜挂帅”,成功落地2项;4场点题式路演推动17项成果转化,10个省级科技项目、4家企业落地均居全市前列;全国首个“减抗替抗”中兽药中试基地投用,带动研发投入增长30%,“研发在总窗口、转化在镇巴”的创新范式加速成型。
  人才聚力:助力发展动能“后劲足”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镇巴县实施“柔性引进+本土培育”双轨策略,既引进50余名高层次专家填补技术空白,又培育33名本土骨干人才,让“土专家”“田秀才”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国家级科技小院、3家省市级专家工作站落地,24位科技特派团专家与141名农技人员组团服务,2000余人次基层教师、医生接受培训,苏陕协作深化交流。“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才生态,让更多人才扎根秦巴、服务发展。
  如今的镇巴县,正以“教育育人才、人才强科技、科技兴教育”的良性循环,书写县域发展新答卷。未来,镇巴县将持续推动三者协同发力,建强基础教育、做强科技平台、做优人才队伍,以一体化改革打好攻坚硬仗,让秦巴山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李靖)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