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带领村民致富的“土专家”
——记农村科普带头人杨明杰

        他从事农技工作20余年,从最早的露地育秧、温室两段育秧、旱地两段育秧、地膜玉米到营养笨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先后引进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良种,成了远近闻名的种养业“土专家”和致富能人,后来又发展中草药材种植和大鲵(俗称娃娃鱼)人工繁殖与养殖,带领当地村民走科技致富之路。2011年,被汉中市科协表彰命名为市级农村科普带头人,今年6月,又受到中国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奖励。他就是勉县黄草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汉中市大鲵协会会员杨明杰,一位依靠科技,示范带动,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业致富的科普带头人。
    杨明杰生活在勉县阜川镇的一个小山村,那里非常适合大鲵养殖。2000年,在政府部门的宣传引导下,杨明杰对大鲵的驯繁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购买相关书籍和光盘自学养殖技术,并多次前往湖北、浙江等地学习考察。2003年,他在黄草梁村建立了第一个原生态繁育场,面积约2000平方米左右,投放种鱼20余对,当年出苗1000余尾,全部提供给当地老百姓。室外养殖受天气、水温等影响风险大,杨明杰又开始探索“野外繁育、室内养殖”之路。他在室内修砌鱼池,放养鱼苗100多尾,天天人工换水、观察记录,定时体检防病,获得了成功,先后修建了两个仿生态繁育场。近年来,他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年均创收50多万元,也让更多的群众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杨明杰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发动周围农户出资建场,并亲自到现场作指导,从选择场所、种鲵配对到洞穴的设计、水位的深浅,都帮养殖户精心计划,认真指导。为了提高农户的养殖技术,他亲自上门服务,幼鲵的管理、投食、换水、清洁、疾病预防等,都现场示范操作,并对农户免费发放技术资料。为了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探索大鲵保护与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他成立了“勉县黄草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三年来,平均每年出售商品鲵100多尾,繁育幼鲵3000多尾,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在公司的带动下,全镇发展大鲵养殖300余户。如今,大鲵繁育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杨明杰十分重视科普工作,积极投身科普惠农服务,组建了大鲵养殖发展专业技术协会,带头加入了科普志愿者队伍,开展技术交流便民服务活动。多年来,他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常年坚持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经常自费出资举办大鲵养殖技术培训,并在自己的公司里进行大鲵繁殖技术观摩和现场操作演示活动。由于他的突出贡献,2011年,被汉中市科协表彰命名为市级农村科普带头人,2013年6月,又受到中国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奖励。
(本报记者 雷晓超)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