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结合我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基础现状,省科技厅提出《陕西省围绕创新培育产业行动计划——机器人领域行动计划》,到2020年,培育2-3个机器人产业生产聚集区;建设2-3家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机器人产业创新、创业和创意平台或研发机构。
企业希望明晰市场发展方向
机器人属于高门槛高科技行业,专有人才需求量大、研发成本投入高。特别是对于具有核心技术的小微企业而言,具有技术积累的高端人才团队和相当的资金支持是保障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持续保证技术先进性的核心存在。另一方面,高端人才本身就职要求高,往往容易造成企业现有能力与就职人员要求的不完全匹配。
为促进我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我省机器人领域行动计划打出组合拳。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要按照市场需求确定主打产品。引导创新要素的优化整合,组建研发、生产、推广团队,在医疗康复、家用、农用领域打造我省机器人产业主打产品。到2020年打造4-6项我省在工业机器人关键功能零部件、服务机器人细分领域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产品。
记者了解到,西安高新区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用关键零部件和服务机器人产业,宝鸡高新区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用关键零部件产业,汉中高新区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应用产业等。
打造产业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要突破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开展机器人产品创新,推动机器人及其零部件的研制与产业化。突破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批量制造中的加工技术瓶颈。开展机器人在3C、石化、装备制造及危险品生产包装等领域的集成应用技术研究。还有就是要推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深度融合,推出具有重大创意和市场需求的新型服务机器人产品。
科技人才是创新的动力源泉,我省将在机器人本体设计和制造、控制技术、伺服驱动、减速器设计制造、机器视觉、语音识别、传感技术、可靠性设计分析与验证等方面组建研发团队,确定各个研发团队的领军人才,给予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项目和资金支持,转化我省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减速器、传感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方面的科研积淀,提高我省机器人技术自给率。
(王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