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落成的村级文化广场新落成的村级文化广场(1)


北蔡村1MWP农光互补光伏扶贫电站(2)
再次走进合阳县王村镇北蔡村,与往常不同的是,村里多了一批“新农民”——驻村工作队。不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村庄院落,到处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有的帮助农户联系产业增收项目,有的帮助群众办理证件、有的联系给农民看病,有的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驻村干部用实际行动真正参与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之中。
王村镇北蔡村位于合阳县城以西10公里处,辖4个村民小组,226户754人,其中贫困户68户242人,贫困发生率为32.1%,是该县“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贫困村,是县扶贫办“两联两包”精准帮扶村。
驻村帮扶 制订规划 北蔡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村级基础设施差,贫困户增收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
驻村工作队根据这一村情,通过召开村组党员干部会,入户了解贫困户家庭人口、劳动力状况、家庭收入、经济来源和发展需要等致贫的根源和基本情况后,确定了“基础先行、产业跟进、综合施策、到村到户”的帮扶工作思路,提出了2017年脱贫和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制定了村级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开展了到村抓基础、到户抓产业的各项帮扶工作。
县扶贫办为确保驻村工作成效,每周派2名机关干部常驻在村上,机关29名干部与该村68户贫困户结队帮扶,每月两次入户开展帮扶工作。截止目前,己进村入户帮扶10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200余起。
精准施策 基础先行
自3月中旬驻村以来,驻村工作队从制约群众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高标准规划、高规格建设、严要求实施,努力把北蔡贫困村建设成为该县的美丽乡村。
半年来,通过协调财政、经发、交通、水务、住建、林业、文化、电力等行业部门,先后落实各类帮扶资金146万元,完成了进村道路加宽1.5公里;铺设巷道1.8公里;修缮村部和文化广场建设2000平米,配套广场健身器材16件,安装景观灯15盏,建设文化墙2000平方米;村庄绿化栽植红叶李、樱花等苗木1000余株;为200亩葡萄方田配套滴水灌溉管道5000多米。
通村的水泥路正在加宽,进巷的水泥路也在铺设中,新建的文化墙,修缮整齐的村部和文化广场……
说起村里出现的这些新变化,村民们由衷地说,这一切变化都得益于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得益于“两联两包”工作,更得益于驻村干部流淌着的辛勤汗水。
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
脱贫,最难是贫困户的增收。因此,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成了脱贫攻坚的重头戏。今年以来,他们驻村工作队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要求和“五个一批”脱贫措施,根据北蔡村的实际情况,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帮扶,村级实施,贫困户参与的合力攻坚格局。
对于该村种植、养殖产业散乱,县扶贫办不定期开展产业技术培训,先后两次组织北蔡村贫困户去坊镇金家庄、灵井村、贺家庄学习冬枣、设施红提、生猪养殖等先进高效产业,两次邀请县果业局农艺师王颖丹和县畜牧局畜牧师张振山为贫困户进行红提种植管理及畜牧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今年引导和动员4户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10户贫困户发展肉羊养殖,16户贫困户发展红提产业种植。
根据北蔡村实际情况,探索出了“政府(扶贫开发公司)+企业+小型光伏电站+贫困户”的光伏扶贫新模式。8月12日,县扶贫办全体包扶干部进村入户动员包扶户,一期动员8户贫困户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二期动员54户贫困户,建设1兆瓦村级农光互补小型光伏电站,仅此一项68户贫困户户均年收入可增加6000元以上。村民李民法高兴的说:“这政策真好,什么都不用管,也不要操心,连贴息贷款都有人帮着办理,安全还有保障,对我们这些外出干不动活的人来说,真的是太好了!”
6月14日,该县遭遇了大暴雨,驻村工作队员立即冒雨查看贫困户住房情况,随后对灾情隐患比较严重的8户特困户,实施保障住房安置,其中7户利用原村委会旧址,统一建设近200平米的7套保障住房,目前房屋主体已建成;1户在原址已建成住房50平米。村民张亚锋激动的说:“以后下雨再也不怕了,国家的扶贫政策就是好,扶贫扶到了我心里!”
村民高兴地说:“我娃上学不用愁,学校还发补助呢!”“我发展红提资金也不用愁,扶贫办给帮忙办理5万元的贴息贷款!”,“我还发了健康扶贫卡,持卡可享受“门诊五免、住院两免和一入户”医疗救助服务……。
通过半年来的“两联两包”精准帮扶工作开展,如今的北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彻底改善,村容村貌彻底改观,文化活动场所平整宽畅,贫困户建设的1兆瓦的村级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近期将并网发电,红提葡萄方田长势喜人,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十足。
(刘江西 本报记者 王卫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