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低温病”的预防
在养鸡生产中如饲喂不当,使钙和磷等代谢不均衡,容易引起骨骼组织生长异常而形成一种营养性疾病。成年鸡发病通常称为软骨病,雏鸡发病通常称为佝偻病。这种病又被称为“低温病”。不论是成年鸡还是蛋鸡,发病后其正常生长均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蛋鸡的产蛋量急剧下降,鸡蛋个儿变小,质量变差。
表现 发育不良,食欲不振,羽毛蓬乱,骨软变曲,软肋和硬肋骨接合处有圆珠样硬节,胸平而扁,向两侧突出。重者嘴软如橡皮,可以弯曲,啄食困难,成鸡两脚疼痛不能站立,多数伏卧。雏鸡两胫弯曲呈弧形或X形,脊柱弯曲,鸡叫无力。
预防 主要是从日粮的配制上下功夫,日粮配制要按鸡的营养标准,给予充足的钙磷和维生素D,有条件的最好使用全价配合饲料,以保证鸡对钙磷的需要。鸡场要给予充足的日光照射(穿过普通玻璃的阳光无效),一般每天以日照16个小时为宜,日照不足的可用电灯光照替代,有条件的最好能让鸡在沙滩上进行日光浴,封闭式的鸡场应加强日光灯的照射,每周增加10分钟为宜,保持恒定。同时补喂沙砾,以提高鸡对饲料的消化率。适量补喂一些青绿饲料或青贮饲料、含维生素多(特别是含维生素D)的饲料,如青菜叶、胡萝卜、洋槐叶等。治疗发现病鸡,应及时调整日粮中钙磷的比例。一般情况下,钙磷在日粮中的含量为雏鸡0.9%、生长期鸡1.1%、蛋鸡3.1%-3.5%、肉用鸡0.9%左右。其中钙磷的比例为雏鸡21∶1、生长期鸡23∶1、产蛋期鸡7∶1为宜。同时可加入添加剂,以增加日粮中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特别是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或鱼肝油,以促进鸡体对钙磷的吸收。
(汤辟邦)
母猪怀孕如何饲喂
母猪妊娠期合成代谢旺盛,饲料营养水平对其生产性能发挥重要作用。妊娠期若营养缺乏,则母猪瘦弱、仔猪出生重低,还会造成其断奶发情间隔时间变长;若营养过剩,不仅会造成饲料浪费,还会导致母猪过肥使其繁殖性能下降,如难产、泌乳量减少等。
1、日采食量,根据我国饲养标准,妊娠母猪日采食量有度。
2、日粮营养水平,妊娠母猪的饲料以低能、低蛋白为主,但应注意饲粮营养的全面与平衡。(粗蛋白12%-13%,消化能为2.8-3.0Mcal/kg,赖氨酸为0.4%-0.5%,钙为0.6%,磷为0.5%)
3、为使母猪有饱感和补充维生素,在饲喂配合饲料的同时,可搭配品种优良的青绿饲料或粗饲料。但青粗饲料水分高,体积大,适口性差,而妊娠母猪的胃肠容积又有限,因此应注意青粗饲料的加工调制并增加饲喂次数。
4、饲料不宜频繁变换,否则对妊娠母猪也是不利的。
5、在妊娠初期和中期,以青粗饲料为主,饲粮粗纤维含量一般不超过10-12%。
6、怀孕母猪,必须从饲料中供给充分的钙和磷,且比例应适宜,钙磷比以1-1.5:1为最好。
7、必须注意充分供给怀孕母猪维生素A、D和E,因为这三种维生素不仅是怀孕母猪体内强烈代谢活动的保证,同时也能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8、未脱毒的棉籽饼、菜籽饼,酸性过大的青贮、粉浆和粉渣,含酒精较多的酒糟都应避免使用。
9、母猪饲料要注意讲究卫生,保证质量,不可用发霉、变质、冰冻、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否则易引起流产、死胎和弱胎。
(张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