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陕西农业科技在种子、农机、农技的创新与提高,使得农村的农民收益连年提升。种子品种的改良大大增加了产量;农机的陆、空结合增强了抢收的办事效率;农业技术的推广增高了农民的综合实力。
创新种子促高产
作物种类:玉米
品种名称:陕单609
特征特性:西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33天,比郑单958晚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6厘米,穗位高127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紫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7.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5.0克。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感大斑病、茎腐病,高感丝黑穗病。籽粒容重793克/升,粗蛋白含量10.73%,粗脂肪含量4.32%,粗淀粉含量73.27%,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西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11.5千克,比对照增产7.5%;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49.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8%。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亩种植密度5000-5500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陕西榆林及延安地区、宁夏、甘肃、新疆和内蒙西部地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茎腐病和丝黑穗病。
作物种类:大豆
品种名称:囤豆1号
特征特性:生育期平均112天左右。有限结荚,茎杆坚硬直立,节间长度2-5厘米,在常规密度条件下的单株分枝1-3个,主茎16-18节,株高60-70厘米。叶形椭圆,叶色绿,白花,成熟荚色黄褐。单株结荚40个,每荚2-3粒,单株粒数90粒,粒形扁圆,粒色淡黄,脐色浅褐,百粒重20-25克,品质较好。
经品质检测:粗蛋白(干基)43.43%,粗脂肪(干基)19.53%,蛋脂之和62.96%
经抗病性鉴定:高抗病毒病,抗褐斑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93.2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夏播6月上、中旬播种,足墒下种,一播全苗,行距35-40厘米,株距10-15厘米;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1.2-1.6万株/亩左右;3.科学施肥、及时浇水,及时防治病虫害:3-5叶期追施三元复合理8-10千克/亩,蕾期喷施钼肥,花期喷施硼肥,荚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注意抗旱浇水和防涝排水;生育期内注意及时防治病、虫、杂草;4.适时收获:成熟落叶后适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陕西省延安以南地区夏播种植。
作物种类:棉花
品种名称:西农棉1008
特征特性:种子籽指10.0-10.5克,第一果枝节位6.0-7.0节;植株近塔型,株高中等,果枝上举,茎绒毛稀疏,叶色较绿大小中等,透光性好,铃卵圆略尖,单铃重5.0-5.3克,衣分42.0-43.0%,株高95-110厘米;纤维洁白,绒长28-29毫米。春播覆膜全生育期125天左右。苗壮,苗齐;单株成铃多而集中;生长势强,整齐度好;生长后期叶子功能期较长;棉铃吐絮畅。
经检验:平均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2毫米,断裂比强度31.0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5.4。符合国家农作物棉花品种审定标准。
经抗病性鉴定: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产量113.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4月上旬播种,亩用种光籽量约1.5-2.0千克;育苗移栽一般于三月上旬育苗,亩用种量0.5-0.6千克;设施瓜棉间套宜在3月20日左右点播。2.密度:同一般常规品种。一般覆膜田块亩定植3400-3600株,高肥水地2800—3200株,比较脊薄地可定植在3500-3800株。设施棚内的密度2200-2400株为宜。3.施肥:在施用基肥的前提下,早施重施花铃肥。亩施尿素3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硫酸钾25千克。干旱少雨年份应肥水结合,以水调肥,充分发挥肥效。4.浇水:应结合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常年第一水在初花期进行,后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5.虫害防治:注意防治棉铃虫、棉蚜等,间套田如棉瓜套田块,瓜秧拔除后要加强棉花红蜘蛛的防治。后期酌情注意防治飞虱。结合喷药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6.及时整枝,合理化控:尤其多阴雨年份,适当应用缩节胺等,以微量多次为宜,亩用量每次不超过1克。成熟期加强推株并垄工作。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陕西省关中棉区春播地膜覆盖种植。
作物种类:小麦
品种名称:西农805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穗型中熟品种,成熟期239天比对照小偃22晚熟0.9天。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生长稳健,起身拔节较迟,抽穗略晚。株高73厘米左右,株型松紧适中,旗叶深绿色、上冲。花药黄色,茎叶和穗蜡质较少。茎杆黄绿色,穗层整齐,全穗小穗数中等,小穗着生密度适中,穗纺锤型,大小较均匀,结实性较好。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均匀,饱满度好,千粒重45—50克。一般亩平均成穗数39—42万,穗粒数33—36粒。
经品质检测:容重800克/升,粗蛋白(干基)15.19%,湿面筋32.4%,稳定时间1.9分钟。
经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病,高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77.8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2.播种量:正常播期条件下,中肥地力水平下,亩播量9.0-11.0千克,高肥地力水平,亩播量7.5-9.0千克为宜。晚播需适当加大播量。3.病虫防治:注意综合防治蚜虫和赤霉病、锈病等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陕西关中灌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
陆抢空防保质量
陆抢
“三夏”期间,由于连续降雨,造成我省旱地、灌区小麦集中成熟。关中东部小麦收割时间较往年推迟两天,西部小麦收割间期缩短,全省小麦抢收任务加重。与此同时,农民和抢收时间也做起了赛跑。
为此,全省农机系统及时采取保障措施,迅速投入到为“三夏”服务当中,组织机手轮班作业,做到换人机不停,成熟一块、抢收一块,确保颗粒归仓。我省采取多项措施,提高机收作业效率。服务三夏的农机手,到各加油站加油,每升至少优惠2毛钱。相关部门设立的5200多个农机维修服务网点、260多个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自从陕西农业有了农机的参与大大缩短了抢收的时间。对农民来说可谓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空防
7月中旬以来,受雷雨天气较常年偏多影响,玉米粘虫在渭南总体轻发生,但在部分乡镇偏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31.2万亩,约占玉米总播种面积7.6%。其中达到防治指标面积4.4万多亩。发生严重田块主要集中在潼关县秦东、太要、安乐和华阴市罗敷、华山等5个乡镇12个村。在特别严重的田块,一株玉米平均有虫子8-10个,虫子体型很大,最长的达到6公分,如果不及时防治,四五天时间即可将玉米吃成光杆,导致严重减产或绝收。
虽然这个粘虫具有突发性和爆发性,但仍在可控范围之内,统防统治动用直升机1架,动用无人机30多架。困难主要有两条,一是现在粘虫的虫龄到了4、5龄,抗药性比较强;第二个就是目前玉米高度已经达到最高,第一次喷药难以达到位置。不过机防杀虫率能达到80%左右。通过机防和人防结合,可及时扼制爆发危害,努力夺取秋粮丰收。
农技推广增实力
我国首个职业农民大专班在杨凌示范区正式开学。职业农民大专班的开办,标志着职业农民培育方式正由“培训”转变为“培养”;职业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正由浅层实用技术转变为深层理论知识;职业农民的自身定位正由农业现代化的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此举标志着我国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步入规范化、学历化和专业化的新阶段。
职业农民大专班设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分院,学制三年,学习专业为农业生物技术。在这20名职业农民学员里,年龄最大的50周岁,最小的22周岁。在校就读期间,他们将学习植物保护、园艺栽培、作物管理和市场营销等课程,修满学分完成考试后,将获得由学校颁发的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专学历文凭。学校还在课程安排上做了人性化的调整。课时安排避开了农忙时节,学习过程也更重视实践操作。进一步加强与全省农业大县的合作,不断提升职业农民的知识、技能层次,为陕西现代农业发展培育生力军。
据悉,2013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以来,不断创新培育形式,创造培育条件,先后培育出一大批职业农民,他们在农业生产邻域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培育效果,该院不断深化与市县合作,与富平、洛川、彬县等合作共建了三所职业农民培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