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9月10日,随着郑徐高铁的正式开通,西部铁路和东部铁路正式“握手”,G362次就是由西安首次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作为运行时间最短的一趟列车,它受到了大家的热捧,全车1100多个座位,仅从西安始发,就售出了700张票。
巨跃先 摄
编者按 如果问陕西人这些年身边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肯定是出行方便了。近日,陕西省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将全面加快西安至包头、成都、银川、武汉、重庆、南京等客运专线建设,完善陕西快速铁路网络。五年计划投入资金约2500亿元,建设里程约4600公里,力争营业里程达到7000公里,实现市市通快速铁路、西安与周边8个省会城市高铁联通。据中国轨道交通网统计,陕西省目前只有西安一座城市开通地铁,已建成3条,在建2条,规划建设5条。预计到2020年,西安将形成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临潼线一期的轨道交通运营网,总里程约242.89公里。
数据展示
地铁
一小时穿越古城
2020年,西安将全面进入大地铁时代。届时,西安确定有六条地铁全面通行(确定线路:地铁一号线至地铁六号线)。那个时候,无论人在西安东西南北何地,一个小时内皆可到达。
地铁一号线,东西纵横之线
线路西起位于未央区的后卫寨,东至位于灞桥区的纺织城,是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最早规划的线路。2008年10月开工建设,是西安地铁第二条开工的线路,于2013年9月15日早10时投入运营。
地铁2号线,穿越古今路线
北起位于未央区北客站,南至位于长安区的韦曲南,是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首条开工线路和首条通车线路。2006年9月29日开工建设,一期工程于2011年9月16日投入运营(南延段2014年6月16日通车),全长26.8公里,设21座地下车站。
地铁三号线,上天入地路线
呈半环形走向,东北方向连接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南方向经高新区延伸至鱼化寨。是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骨架网线,是西安地铁近期规划中唯一一条有高架的线路。唯一上天入地、最多风景、最多吃货、最多商场、最多白领等“五最地铁”。
地铁四号线,文化新轴线
南起航天产业基地航天新城站,北至西安北站。线路全长35.2km,共设车站29座,全部为地下线路。最大站间距1.983km,平均站间距约1.213km。连接西安行政中心、经济开发区、大雁塔、曲江新区和航天基地等城市组团,与地铁2号线共同构建城市南北向主要客流“双走廊”。
地铁五号线,东西大动脉
与现有地铁1号线共同构成西安地铁东西方向骨架线路。规划换乘站点多达9个站点之多,是西安地铁网络中最为重要的一条线路之一。地铁五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5.24km,其中地下线24.04km,工程2016年1月开工,计划2018年建成运营。
地铁六号线,新区纵横线
自纺织城向南延伸至纺南路,穿越东西大街至西稍门后,沿劳动路向南至规划中的西安火车新南站,线路全长约39.4km。设29个站点。
高铁
“一日交通圈”形成
1小时宝鸡;2小时郑州;3小时延安、太原;4小时北京、石家庄;5小时武汉、南京;6小时上海、长沙、济南、天津、合肥;7小时杭州、南昌;8小时广州;9小时深圳、青岛;10小时沈阳、烟台;11小时福州、大连;12小时南宁。
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在全国30多个省会城市、直辖市中,加上此次新增开通高铁的,西安已和17个城市实现了高铁直连,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合肥、南京、郑州、杭州、济南、南宁、福州、沈阳、广州、太原、武汉、南昌、石家庄、长沙。南宁到西安采取隔日开行方式,全程运行时间为12.5小时,广西、陕西两省区首次实现铁路交通“朝发夕至”。
9月10日新图实施后,西安铁路局高铁发送能力大幅提升,高铁有座席输送能力增加5万个,总数达到10.9万个,提升84.7%,将有效缓解上海、南京、杭州、青岛等客流密集方向的运输压力。西安铁路局管内开行客车总数将达到293.5对,全局图定开行动车组总数首次破百,达到104对,较调图前增加36.5对,增幅46%,占总开行列车对数35.4%。
新列车运行图实施后,高铁客流也将不断增长,西安北站南站房、北站房全部开通使用,最大可容纳8万名旅客同时候车。48台自助售取票机、30部客运电梯、51台显示屏、30个旅客求助终端、6台自助翻译机等客服设施设备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