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为陕西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公司于2013年7月31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8亿元。主要职能是负责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依法享有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收益权,重大事项决策权和资产处理权;负责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和输配水骨干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负责移民安置、环境保护等工作;研究提出和落实工程建设项目投融资方案,组织编制并实施工程建设投资计划;承担省委省政府委托的其他工作。
引汉济渭工程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实现陕西水资源优化管理,统筹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区域用水,促进陕南循环经济,促进治理渭河水生态环境,推动全省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由一期调水工程和二期输配水工程组成。工程采取分期配水建设方案,逐步实现2020年配水5亿立方米,2030年配水15亿立方米。
一期(调水)工程主要包括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98.3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汉江水通过秦岭输水隧洞调入关中后进入输水工程,通过南干线和北干线输送到关中各受水区。工程规划水平年安置搬迁移民总人口10375人,涉及西安市周至县、汉中市洋县、佛坪县,安康市宁陕县。
黄金峡水利枢纽位于汉江干流汉中市洋县境内黄金峡锅滩下游2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坝址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75.41亿立方米。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髙63米,正常蓄水位450米,总库容2.21亿立方米。
三河口水利枢纽位于佛坪县与宁陕县交界的子午河峡谷段,在椒溪河、蒲河、汶水河交汇口下游2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2186平方公里,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7亿立方米。拦河坝为碾压混凝土拱顼,坝高145米,正常蓄水位643米,总库容7.1亿立方米,调节库容6.5亿立方米。
秦岭输水隧洞全长98.26km,最大埋深2012m,长度和埋深综合排名世界第一。隧洞设计流量70m3/s,纵坡1/2500,分黄三段和越岭段,黄三段全长16.48km;越岭段全长81.78km,其中岭脊段长约39公里,采用两台TBM南北双向掘进。
二期(输水)工程由黄池沟配水枢纽、南干线、北干线及支线组成。线路总长408.7km,其中干线长度为305.11km,支线线路长103.59km。直接供水对象共21个,包括西安、咸阳、渭南、杨凌4个重点城市,西咸新区的沣东、沣西、秦汉、空港、泾河5个新城,兴平、武功、三原、周至、户县、长安、临潼、高陵、阎良、富平、华县11个县级城市及1个工业园区(高陵、临潼、阎良3个组团),受益人口1411万人。
科技创新工作:省引汉济渭公司高度重视水利科技创新工作,积极组建成立了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科研工作管理审批等事项。针对引汉济渭工程技术复杂、规模宏大、受益地域宽广的实际,结合水利部、省科技厅、省水利厅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和方向,公司立足工程建设,为解决引汉济渭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先后开展相关科研课题近30项,力争建一流工程,出一流成果。
在输水隧洞秦岭主脊段施工中,引进两台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从秦岭南北双向掘进,掘进速度是人工钻爆法3-5倍。在传统爆破法隧洞施工中,采取多臂钻台车、超前钻台车施工,加强了地质灾害的预判预防,提高了施工效率。髙精度双频GPS技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GAMIT测控软件、隧洞内交叉导线、双导线测量等测控技术,保证了隧洞标段间的精准贯通。在钻爆法无轨运输条件下,《施工通风方案研究》科技成果使独头掘进施工通风距离达到6386米,创造了国内同类工程施工通风的最新记录,此后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钻爆法更长距离和TBM13千米以上施工通风的技术难题。在秦岭隧洞越岭段整个工区现场安装了图像监测,其中6号、7号支洞位于黑河水源保护区,安装了水质检测设施,实现PC、手机APP随时访问,即时掌握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和水质在线检测。目前在三河口水利枢纽左右岸分别安装18台摄像机,监控点位包含大坝上下游,高低位拌合站,左右坝肩,导流洞,上下游围堰等重点位置,监控视频图像利用无线微波通讯方式实时传输至大河坝基地,能够通过PC、大屏、手机等显示终端随时监控现场施工情况和子午河水情。通过现代水文预警预报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研制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在应对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极端降雨天气中,该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7.19”暴雨洪水过程中该系统预报准确率为85.2%,为水库大坝施工区防汛调度指挥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依据。
2016年6月和8月省引汉济渭公司获批建立了“引汉济渭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旨在通过高水平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实现人才与项目对接,推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与公司发展的有机结合,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促进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和陕西水利事业的科学发展,为公司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