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营第七八二厂)始建于1957年,是国家“一五”期间投资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专业从事无线电高度表、多普勒导航雷达、机载气象雷达、海用雷达、精密进场雷达、北斗导航设备和军用空调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在雷达导航领域位居国内领先水平,是我国航空电子设备、地面和海用雷达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
从新中国第一部无线电高度表的研制生产到成为我国航空电子设备、地面和海用雷达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从“一五”期间的老牌军工企业到成为中国电子军工核心企业,公司始终坚持“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拓展市场”的发展战略,依靠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激发创新活力,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相结合、产学研合作等创新模式,集成优势资源,持续促进科技创新。公司研制生产了七大系列80多个品种累计9万余部军事电子产品装备部队,承担20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配套任务,实施专项技改项目,纳入国家高新工程,跻身国防工业小核心。50多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金质、银质质量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专利奖。公司多次参加国庆首都阅兵活动,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单位,配套重点型号产品屡次获得各兵种的嘉奖,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申请专利80多件,授权60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41件、外观专利7件。
长岭秉承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高度注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总师负责制,大胆启用年轻技术人员,通过带领团队,在科研项目研制攻关过程中不断磨练各系列技术带头人,培养企业高精尖人才;实施职业生涯设计,为技术人员提供事业发展上行通道;改革创新薪酬制度,建立公平、激励创新的分配制度,制订系列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创新活力;项目组内部加强拜师学艺、学术研讨等实现技术人员的快速成长。公司通过对技术人才招用、培养、留用等系列创新改革,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基础,在七大系列产品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产品的整体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公司现有职工2514人,其中科技人员730人,正高工8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10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陕西省“三五”人才2人,省、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9人。
公司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创新体系,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了西安研发中心,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建立了紧密的科研开发合作关系,不断加强公司技术攻关能力,持续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为产品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公司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武器装备承制资格,军工电子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国军标5000A软件测试二级认证和国家二级保密资格认证,通过了GJB/9001B-2009质量体系认证和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一级计量单位认证,建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拥有门类齐全的加工、检测、试验设备和微波天线加工、精密机械加工、工装模具制造、钣金加工、塑料件成型、精密铸造、热处理、表面处理、射频器件生产、电磁元器件生产、电子装配及总装调试等配套完整的工艺手段。具有系统的加工制造能力,建有先进的电子装配、调试、试制生产线,拥有性能优良的数控加工设备,齐全的环境试验设备,先进的精密检测设备和满足国军标规定的震动、冲击、霉菌、盐雾、正负温、低气压试验所需的设备,建成了可进行天线进场、远场测试的微波暗室和电磁兼容实验室。
公司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运用新的运营改善管理体系,突出扁平化管理和资源共享,整合优化公司内外优势资源,梳理机构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流程,推进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效能。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公司在转型升级压力和机遇与困难并存的关键历史时刻,适时召开科技大会,提出“依靠管理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实现精品战略推动转型升级”的发展宗旨,确定产品战略规划,勾画出十三五公司科技发展蓝图。公司将传承优秀的军工精神,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承担责任,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打造长岭军工新优势,努力成为导航雷达领域的领导者,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为中国军工电子产业的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