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现场 薛铂 摄
本报讯 9月24日-26日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西安举办。年会以“层次高、内容精、效果实”为办会目标,以“会展赛”为主要形式。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届年会创新性地将学术会议与技术成果展示、表彰竞赛融为一体,丰富了年会活动内容,拓展了年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领域,更加有针对性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举办地经济发展。
年会开幕科技“大咖”西安论道 年会开幕式暨大会特邀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路甬祥出席大会。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主持开幕式,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致欢迎辞。颁发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周光召基金会奖。开幕式后,工信部副部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怀进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工程院院士卢秉恒,清华大学教授、长江学者颜宁,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洪4位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论道科技发展。两院院士和国内外科技工作者2400多人参加了年会有关活动。
为陕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5日举办陕西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组织院士专家为陕西省发展建言献策。
万钢主席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省长胡和平出席并与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座谈会上,杜祥琬、陈毓川、王建国、张建云、王浩、崔鹏等院士、专家分别就军民融合促进陕西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秦岭国家中央公园建设和秦岭立法保护、“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与合作、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渭河治理与保护等展开建言献策作了精彩发言。
学术交流分会场精彩纷呈 今年共设16个学术交流分会场,由中国科协所属16家学会具体承办。其中国际分会场6个,在线学术交流分会场1个,同时在咸阳和杨凌举办两个分会场。每个分会场规模在100人左右,均遴选在科研一线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学科发展中的前沿交叉问题,结合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学问题、以及战略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等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
军民融合科技展首次亮相
展会以“军民融合促进发展科技创新改变未来”为主题,突出前沿科技和两用技术,设置五大板块八个领域。包含中国核工业、中国航空、中国航天等在内的军工集团,国防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及国内200余家军民融合领域高科技企业参展,共展出300多项实物、模型展品。展览总面积4万平方米,观展人数达2万人次,是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军民融合展览会。
首次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面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项目1600多件,最终有185件高水平科技作品入围总决赛,涉及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专业领域。最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秦盾’云加密数据库系统”、西北工业大学的“‘翱翔’系列微小卫星产业化”等18个项目获得金奖。大赛还评出银奖33项、铜奖65项、优秀奖36项。此外,经过大赛特邀创投专家评选,“卫星互联网”和“‘秦盾’云加密数据库系统”2个项目获得最佳商业投资价值奖。
科普深入基层百姓“过足瘾”
年会科普活动集中在延安市举办。活动围绕“科普中国,服务延安”主题,以“科普中国”品牌为引领,举办全国科普文化进万家、科普文化惠农家、科普文化进社区、科普进校园、延安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科普V视进列车等活动。由中国科协与陕西省有关单位共同组织,于9月20日起举办,持续10天,覆盖延安市所属8个县区。
专项活动助推陕西创新发展
年会组织举办中国科协主席与大学生见面会、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奖者座谈会和海峡两岸暨港澳科技合作论坛3项专项活动。其中海峡两岸暨港澳科技合作论坛重点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进行研讨,组织港澳台专家学者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本报记者 杨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