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185件科技作品亮相创新创业大赛


    1 太阳能Wi-Fi无人机  薛铂 摄
    2 1秒测量身体30个部位的尺寸

    为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激发科技工作者创业热情,支持科技工作者创业实践,建立服务科技工作者创业创新的持续机制,年会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
    9月23日-24日,在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来自全国的185件高水平科技作品入围总决赛,涉及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材料与工程、能源化工、交叉学科等专业领域。这些作品每个都是科技工作者智慧的结晶,改变了或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 
    太阳能Wi-Fi无人机
    “如果面对灾害造成的地面通信系统瘫痪,它可以及时给灾区救援人员快速搭建一条五星的沟通桥梁。”她说,构建灵活、便捷的“无线宽带空中之路”“让Wi-Fi无处不在”,是当今极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太阳能Wi-Fi无人机通过空中单机或多机基站,进行区域覆盖,形成灵活的移动互联网空中宽带通信基础设施,可以解决偏远地区、广域海上和灾区等应急场所快速搭建信息桥梁的难题。
    废水废化工变出可使用的生物柴油
    将油脂厂皂角内的废水、油脂、废碱、废化工等成分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也许你会说,仍是一堆废物,但是在科技工作者智慧的头脑中,它们就是宝贝。“把皂角和废水综合利用,让这些物质发生水解酯化反应,就生产出了生物柴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生产出来的生物柴油可以作为柴油汽车燃料使用。这种生物柴油的创新点就是废水经过处理后生产回用,利用皂角本身的成分发生反应又节省了能源,同时增加了皂角这种废料的附加值,延伸了农副产品的产业链。
    墙上种蔬菜
    有没有想过把蔬菜种到墙上呢?别诧异,这是一款智能蔬菜墙哦。“它拥有智能监控、双层水循环、夜间免打扰等功能,同时具有特殊配方的有机营养土,松软肥沃,固水性强,非常适合家庭种植。”“蔬菜墙与家居环境整体结合,具有自动浇水、换水、补光、杀虫灯功能,能通过wifi接入智能家居平台,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了解蔬菜的生长状况,并且能够通过手机进行远程控制。”工作人员说,这不仅仅是一个供人种植健康蔬菜的场所,对有小朋友的家庭来说,也是一个寓教于乐的环境,它可以帮助小朋友们通过植物的生长学习生态学、植物学、园艺知识。甚至艺术、设计、语言,当然还有健康饮食习惯和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精神。
    1秒测量身体30个部位的尺寸
    Visbody人体三维扫描仪只要1秒钟,你身体的30个部位尺寸就完成了自动测量。它采用国际前沿的多视图融合技术,仅需1秒即可采集人体360°数据和色彩信息,生成栩栩如生的彩色三维模型。
    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服装行业,VisbodyⅡ能够智能测量人体30个部位尺寸的功能,能够满足服装定制需求,节约人力成本,优化工作流程,促成传统服装定制的O2O转型。同时,也可以为服装电商提供智能尺码推荐功能,降低因尺码错误引起的退货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在健身行业,客户的全彩三维模型和尺寸数据可形成直观的体型报告,长期定时扫描可进行历史数据对比,让健身房能够对客户的健身效果进行追踪和预测,有的放矢地调整客户的健身方案,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此外,从VisbodyⅡ获取的人体三维模型还可以用于3D人像打印、整形手术模拟、影视/动画/游戏制作等。
    新型膜法空气净化器除掉PM2.5
    新型膜法空气净化器采用超高效气体除尘膜是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转化产品,制成PM2.5过滤模块,过滤效率远高于普通材料,高效去除PM2.5,一次去除率可达99.999%。而特有的食品级生物抗菌专利技术,无毒无害,让您远离二次污染,抗菌效果可达99.9%。净化器中纳米催化剂改活性炭,有效避免被活性炭吸附的有害气体再释放,造成二次污染,彻底去除甲醛。对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的同时进行催化分解,将有害气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加强对有害气体的去除能力,防止有害气体再次释放造成二次污染。
    “负离子发生器释放150亿负离子,补充空气中的维生素,消毒杀菌,清新空气,降低疾病发生率。”工作人员说道。
    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
    “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是通过一种特殊的纳米吸收材料,这种纳米材料,可以实现90%以上的光吸收和80%以上的光热转化效率,通过这种材料将太阳光的能量迅速收集,并将其转化为热能对装置中的海水进行加热蒸发,析出的盐分被纳米材料收集,直接就可以得到蒸馏水,还可以通过安装冷却装置,加速淡水的收集。”工作人员说,之所以叫做便携式,是因为它最小可以做成足球那么大,方便携带,这样大小的装置一天能收集1升淡水,海水早晨装进去,晚上回来就能喝,对于海上救援、探险等都非常实用。
    (本报记者 赵文强)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