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观众在延安科技馆体验虚拟现实互动展品。母家亮 摄
2 科普中国延安校园e站投入使用。母家亮 摄
最大牌的专家,最新颖的IT技术,最前沿的网络课堂,借由中国科协年会,来到了老区延安。
“科普进延安——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普活动”9月20日全面展开。此次活动主题是“科普中国,服务延安”,主要包括全国科普文化进万家活动暨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普活动启动仪式、科普文化惠农家活动、科普文化进社区活动、科普进校园活动、延安科技馆科普活动、科普大篷车活动、科普V视进延安活动等7个板块近100项重点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手段相结合,将最好的科普资源搬到了陕北的田间、街道和课堂。
科学知识“降身段” 飞入寻常百姓家
农业技术专家在电脑的另一端进行授课,老区农民在电脑的这一端学习技术,科普中国乡村e站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将处在科普活动最后一公里的人们和一线地区的科技专家连在了一起,通过远程互动培训、专家在线服务、即时信息查询等线上活动和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民提供快速、便捷、精准、优质、高效的农技服务活动。老区刮起的科技风,也使得农家有了自己的科技学习平台。
“果树博士来村里了,来教我们美国人怎么种果树……”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高坡村委会很快就聚齐了村里所有的果农。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程存刚博士给他们上了一场生动的农业科普课程。讲座让老乡们“开了眼”,两个多小时的讲座,老乡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交头议论。
科普中国乡村e站是中国科协实施以科普中国为品牌的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之一。年会期间,延安市建成首批科普中国乡村e站10个。
科技馆上演VR盛宴 虚拟现实科普亮点纷呈
9月22日上午,“畅游崭新世界”虚拟现实展在延安科技馆拉开帷幕。
虚拟现实展中有VR人体与健康、VR古代编钟演奏、VR火灾逃生屋、VR天文馆、VR奇幻血管探秘游戏等等,可以说是一场VR盛宴。
记者体验了一台“航母虚拟漫游”设备,戴上三维立体头盔后,就能实现虚拟环境中大型舰船内外部结构的真实复现。画面中,以航母飞行甲板为载体,舰载机起飞、降落、旋转,人们可以感受到在大浪中颠簸、海风、战机引擎震动等临场效果,还能以舰面保障人员的视角观看繁忙的航母甲板作业,一切都似乎触手可及,让人感觉非常过瘾。
航天知识进校园 娃娃有了“飞天梦”
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从莱特兄弟、加加林到杨利伟,人类的太空梦从远古神话走进现实生活,普通人的太空旅行已不再遥远。9月22日下午,延安中学迎来资深“航天专家”申行运大校,他为1200多位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航天科普讲座。
学生们乐在其中,学到了很多关于航空航天、国防的知识。此次活动为广大师生带来丰盛、活泼、生动的航空航天科技文化大餐,激发青少年爱国爱航空爱家乡的热情,在延安这座会飞的城市上共筑航空航天梦。
科普进社区 点亮群众新生活
在宝塔区七里铺社区,记者见到了68岁的张阿姨,她高兴地对记者说,自从社区有了科普版报后,她每期都看,了解了很多知识。
在宝塔区北苑社区记者感受到,社区通过开展科普知识宣传,营造了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
此外,在社区举办的科普剧展演,通过对过去单一垃圾桶与分类垃圾桶拟人化的舞台剧,倡导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减少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感悟神奇 师生乐享科普大餐
9月23日起,中国科协把满载科学知识的科普大篷车送到安塞县砖窑湾镇初级中学、延长县交口镇光华中学、甘泉县初级中学、黄陵县店头中学等,共计约5000余人师生乐享“科普大餐”。
在志丹县麻地坪小学活动现场,学校组织了师生前来观看体验科普大篷车带来的科普展教品。学生们在“动画”展教品面前,快乐地向老师喊道:“老师,我看到鸽子飞起来了”。学校老师也在饶有兴趣地观看展教品带来的奇妙变化,感受科技魅力。
在安塞县砖窑湾镇初级中学现场,有的学生观看车载电视播出的科普纪录片,有的在认真阅读科学实验原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科普实验仪器,融入了光学、电磁学、物理学、数学等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
趣味短视频 科普V视首进列车
走进D5085列车,车上会插播来自科普中国的趣味科普短视频,内容涉及健康生活、前沿科技、防灾应急等诸多方面。其中的“微信谣言过滤器”栏目非常贴近生活,运用明快生动的动画,对“生姜防肝癌”“wifi辐射有损健康”等微信上广为流传的言论进行了阐释和澄清,吸引了乘客的目光。多部精彩的科普短片,将乘客的注意力从手机屏幕吸引到电视屏幕上,让人们了解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对生活的改变。
(本报记者 杨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