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焦虑的成年人的鞭策下,一些孩子过早地被裹挟在名利场里。少数童星在舞台前的风光无限,驱动着许多家庭“心向往之”;渴望一夜成名的捷径心态,让一些孩子成为“童星面试”的受害者。
当年轻人将出名、发财作为唯一的成功标准,那些辛勤劳动而获得的平凡生活,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价值认同。读书太苦,创业太累,在一个娱乐的时代里,少数童星的名利双收,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趋之若鹜地做着“童星梦”。
选秀节目的虚火越烧越旺,“小鲜肉”越来越吃香,让一些未成年人感觉到成功近在咫尺。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网络上寻找所谓的“贵人”。骗子们利用孩子们渴望一夜成名的“捷径心态”,通过伪装和印象管理骗取她们的信任,并窃取她们的隐私进行售卖,形成了一条畸形的利益链条。“童星面试”尽管让骗子们一本万利,却对孩子们造成了精神伤害。这种背离法律规范的行为,理应受到严惩。
“童星面试”不能成为社会治理的空白地带,要让骗子们为剑走偏锋付出应有的代价。更为关键的是,要对那种渴望一夜成名的“捷径心态”保持应有的警醒,让孩子们少一些功利与算计,多一些赤子之心。说到底,从古至今,都没有那么多的捷径可走。要学会脚踏实地,学会在平凡的世界里实现人生突破。而就目前来看,许多未成年人依然需要精神补“钙”。
(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