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35年的坚守
——记黑山镇上沙坪初小教师侯来齐
    1979年春天,在偏僻的商州黑山,有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站上了讲台,成为了一位乡村教师。这一站,就是35年!直到今天,57岁的他已两鬓斑白,多病缠身,却依然在这属于他的三尺讲台上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他,就是黑山镇上沙坪初小教师侯来齐。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

    1979年春天,正是百废待兴的时节。偏僻落后的商县黑山,各村办小学教师奇缺,已担任公社扫盲专干三年多的侯来齐,被药王坪公社选拔担任民办教师。
    侯老师生在黑山,长在黑山,深知文化教育极端落后的山里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侯老师就决心认真教学,把干好工作、教好学生作为对领导信任和乡亲厚望的最好回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在简陋的村办小学里教书育人,除了英语,他教过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所有课程,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他始终牢记的是: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尽心尽力,对每一节教案都精心备写,毫不马虎,对每一本作业都认真批阅,一丝不苟。

“和学生们在一起,心里就踏实”

  侯来齐的坚守,使她成为黑山镇近百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年龄最大的一位。由于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侯老师积劳成疾,患上了关节炎、高血压、脑梗、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这些都是他钟爱的学校、学生给他的“回报”,可是他从来没有因为疾病而对学校有丝毫的不满和懈怠。
    2012年,他脑梗住院20多天,出院时医生让他休息至少一个月,可他只在家里呆了一星期,就带着药来到学校。有人背地里说:“老侯是不是脑子有毛病,有假不休,却朝学校跑?”侯老师知道后,还是带着他一贯的憨厚笑容:“我就是这贱命,待在学校,和学生在一起,心里就踏实!”

“我走了,上沙坪的孩子谁来教?”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辗转几所小学后,侯老师被组织调到了上沙坪初小。学校距离黑山镇近9公里,偏僻落后、交通不便,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当差,每年的教师调动,谁去上沙坪初小是领导很头疼的事。可是侯老师在上沙坪初小一呆就是20多年,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调动的要求。
    按照现行的退休政策,还有三年,侯老师就该离开他站了一辈子的讲台了。有人劝他:“干了快一辈子,也该歇歇了。给领导说说,换个条件好的学校,轻轻松松混到退休算了。”侯老师淡淡一笑:“上沙坪偏远、条件差,年轻人、外地人都不愿意到这儿来。我是黑山人,在这儿呆的时间长了,习惯了,觉得这儿也挺好的。再说,我走了,上沙坪的孩子谁来教?”
    35年坚守,35年耕耘,侯来齐扎根边远山区,用他的心血和汗水浇灌着祖国未来的花朵,他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中国“最美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 
    

(本报记者 张宏)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