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入窖处理 贮藏前处理:马铃薯收获之后,摊放在阴凉通风的棚下,堆高50厘米,使其迅速散发田间热和水分。待马铃薯皮干燥之后,剔除破损、病变、腐烂的薯块,留下好的备藏。严格把好质量关,病薯、坏薯一律不入窖。
抑芽处理:为了抑制马铃薯的发芽,可以用化学药物处理。一种方法是在收获前两周,用浓度0.2%的青鲜素在田间喷洒植株;另一种方法是贮藏时按每5000千克土豆,用萘乙酸甲酸200-250克,加7.5-1.5千克细土制成粉剂,撒在土豆上。
窖藏管理措施
初期:薯块初入窖时,进入愈伤期,应维持10-15℃较高温度及80%-90%的相对湿度。初期由于薯块呼吸作用旺盛,放出大量水汽,易促使薯块腐烂,必须注意通风,防止薯堆发热。
冬季:气温显著下降时,要注意防冻。窖温要经常保持1-2℃。0℃以下容易受冻,5℃以上容易发芽。若窖温超过2℃,应适当通风。冬季尽量避免入窖取薯。取薯时应避免冷空气大量进入,冻坏薯坯。
春季:春季转暖后,薯块放热加强,外界热量也逐渐进入,为防止发芽,应合理通风。加紧倒窖以控制窖温上升。当窖外温度高于窖温时,白天要封闭窖口及通风口,夜晚则应开启通风。
(周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