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蒲城“互联网+”引领大众创业

    11月5日,蒲城青年贠张健轻点手机触屏,一单酥梨和一单棒棒馍分别被发往浙江湖州市和上海徐汇区。在蒲城,越来越多像贠张健这样的创业者正在依靠“互联网+”参与到市场经济大潮中。
    创业者们在蒲城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可以得到免费培训,享用免费办公场所和电脑网络,还能解决开店创业过程中包括产品策划包装、美工设计以及物流运输等各种问题,电商之间在此可相互交流学习。48岁的桥陵镇齐武村妇女杨桂花,因为过去家庭经济困难仅上过小学。前年她参加了县上提供的免费电子商务培训,经过指导在淘宝网上先后开了2家网店销售蒲城酥梨和棒棒馍、手织布等各类特色产品。后来她还学会用微博、微信等进一步推介。通过互联网平台,她不但把自家的酥梨销售出去,还帮助周围群众把特色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身网络达人“酥梨姐姐”,杨桂花感慨地说:“互联网真是创业的好平台!”
    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等年轻人是“互联网+”创业的主力,蒲城千方百计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在县上支持下,曾在阿里巴巴工作的贠张健回到家乡蒲城注册公司并创建“微蒲城”微信公众号,创新开展了“企业+微蒲城平台+服务站点+农民”运营模式。现在有400多人加入到他的创业团队中,共组建了25个镇级服务站、359个村级服务点为群众提供网上购置农资、农产品销售等全方位服务。龙阳镇东王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吕艳青是一个大学生村官,自己开发制作的西瓜酱等食品在网上受到欢迎,她还指导帮助村民通过淘宝、天猫、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购置化肥、农药农资及电器、服饰等日用产品,销售杏、桃、樱桃等农产品,去年东王村电商交易额达140余万元。曾担任西安微电商会会长的刘正鹏专门回到蒲城成立了电子商务企业,经过精心策划推广,不到一个月就将蒲城城关邢家村一度滞销的100多吨酥梨通过网络成功销售,他的业务范围已扩展到陕北和山西等地。
    “作为电子商务示范县,蒲城创业的电商会员有150名,每天快递量平均7000件,月交易额达1.2亿元,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员经过创业培训,把蒲城的特色产品卖向全国各地。”县食品工业办兼电商办主任唐飞龙充满期待地说。

(本报记者 赵进辉 通讯员 贺军栋)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