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明建种植软籽石榴的难题
你一定吃过石榴,但你不一定吃过软籽石榴!11月8日在杨凌农高会上,当来自洛阳的吕明建将一颗足有一斤重、果皮光洁明亮的石榴,用一个小小的指环状塑料切片,轻轻划开四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石榴籽呈现眼前,几粒红莹莹果实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甜津津、凉丝丝,美妙极了,石榴籽入口即化,汁水四溢。络绎不绝的品尝客无不称赞“好吃、很甜,几乎吃不出籽”。
“这就是突尼斯软籽石榴的特点”,吕明建自豪地介绍:“我园子里的石榴一般果重一斤左右,紫红色籽,果皮薄,糖多水大,维生素C高,含钾等多种微量元素,另外还含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类固醇荷尔蒙、生物碱等,营养价值高,是养生保健水果。”
记者追溯软籽石榴的“出身”,原来1986年突尼斯与我国建交赠送了石榴树苗6棵,我国农业专家经过十几年的精心培养,改良优选,才适应我国红、白土地生长,目前是我国石榴最优品种。
吕明建告诉记者,自己退休后在洛阳孟津、伊川、宜阳几个县区考察,先是在孟津种植了100亩,但因为技术不成熟,赔了几十万。后来,他几次找专家咨询,跑西安、郑州参加果树种植学习,在宜阳锦屏山下找了一块地,再次种植软籽石榴,终于成为洛阳市引进种植成功第一人。十年创业,十年努力,现如今他已带动宜阳杨店村种植软籽石榴1000多亩,成为洛阳软籽石榴种植第一村。
“好吃的软籽石榴,就在吕明建第一石榴园”,这是吕明建包装箱上的广告词,但今年他却为销路发了愁。他说,这次参加杨凌农高会,一方面想在农高会寻找合作对象,希望扩大销售渠道;另外,想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因为软籽石榴不用化学农药,自然成熟,所以保存时间短,现在的技术还无法长期保存;他还希望陕西有农业专家能解决前期落花落果、后期裂果损失大的难题,达到稳产高产,提高品质,在中秋、国庆节提早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农商互联”解决难题
吕明建的难题,正是杨凌农产品交易中心的服务项目内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农商互联”已经成为推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杨凌农产品交易中心就是“农商互联”的著名代表,并且不同与其他注重物流的电商,中心还为农户对接解决关于技术、农资、金融等难题。
当天,该中心副总经理孙建军热情地接待了吕明建,给他详细介绍了该平台的服务宗旨。中心由杨凌示范区政府大力支持,以杨凌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质量溯源体系及检验检测为产品质量做保障。由“大宗农产品购销、农业科技高新技术转化、农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金融解决方案、物流解决方案”五大主导板块构成,采用“互联网+农产品+金融+资本”的新型商业模式,致力于打造全国农产品电商全产业链综合服务。
吕明建一行四人欣喜之际,当即决定加盟杨凌农产品交易中心,达成共赢协议,共谋发展。
针对当前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孙建军认为,就是要做好“联产品、联设施、联标准、联数据、联市场”五个方面。随着智能手机与宽带等进一步普及,杨凌农产品交易中心将利用金融、物流等手段,更好地服务“三农”,促进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周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