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透光镜:蕴含现代科技信息的古文物

    中国古代的文物浩如烟海,其中有不少都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珍品。它们不仅在艺术上流光溢彩,而且在技艺上巧夺天工。
    “中国的古铜镜传世和出土的无数,但只有少数几种铜镜有一种特异的性质,那就是可以‘透光’。”王大钧介绍说,“如果用阳光或者平行光照射镜面,反射出的光中会出现和镜背花纹相一致的明暗相间的图案,就好像光线透过铜的镜体,将镜背反射出来一样。所以,这种铜镜也被叫作‘透光镜’。”
    “研究者发现,这种铜镜之所以能‘透光’,是因为其镜体结构不同于一般的镜子。这种铜镜的镜体周围有一圈厚而宽的边环,边环内的镜体很薄,而且镜面微微凸起,镜背上的图饰也主要呈环形分布。”王大钧说,“这样的铜镜在铸造过程中,由于镜体薄,边环厚,镜体冷却得快,边环冷却得慢。这样导致镜体已经凝固的时候,边环还在匀速收缩,对镜体产生紧缩作用。当铜镜稳定以后,这种作用就产生了镜内的所谓铸造残余应力,镜体受到边环的残余应力,有拱起的趋势。”
    “由于镜体各处的厚度不同,薄处的刚度比厚处的刚度小,于是薄处拱起的程度要比厚处大,这样就形成了厚处相对较平、薄处相对较凸的一个镜面。在平行光的照耀下,反射光在平行处相对集中,而在凸起的地方相对分散,这样就形成了厚处亮、薄处暗的图像。”王大钧认为,这种特殊结构,将热学、力学和光学紧密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正好实现了“透光”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一种科学的美感。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一个极为丰富、珍贵的宝库,其中有些宝藏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发现和评价,它们蕴含着深层次的科学信息,需要用现代科学去揭示。”王大钧说道,“这其中,有一些历史文物中蕴含的现代科学信息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前沿的科学议题,有些甚至还无法用现代科学去准确解释,有待我们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中科报)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