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二道河社区成了“福窝窝”
本报讯 “社区就像一个大集体。”居住在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二道河社区的毛天佑老人,初从村里搬进城还直说住不惯,但现在他觉得社区已成了数千户群众的“福窝窝”。
二道河社区属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安置移民群众2120户,幼儿园、卫生室等应有尽有。为满足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该社区又科学布局,打造法制、廉政、卫计一条街,以“一广场三条街”为载体,组建“羌嫂舞蹈队”。针对妇孺、老人居多实际,社区支部协调成立“羌州绣娘”组织,帮助形成以户为单位的手工艺品小作坊,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入住人员的地域优势,社区将各镇自产茶叶、蜂蜜、天麻、核桃等绿色土特产品,借助电商扩大销售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周 峰)
眉县万亩甜柿子远销港澳东南亚
本报讯 “眉县产的甜柿子,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品质也好。要不,我怎么能连续四年专收这里的。”深圳客商赖先生说。
赖先生所说的甜柿子,产自眉县汤峪镇讲渠村的眉县柿子科技开发推广协会甜柿子基地。从树上采摘后可直接食用,口感脆甜可口,并且在种植期间便于管理,种植成本低,非常适合在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山区丘陵地带种植。
近年来,眉县柿子科技开发推广协会在汤峪镇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目前已有会员300余家,种植面积近万亩,所产可直接食用的甜柿子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及香港、澳门、东南亚等高端市场。种植推广除眉县外,还辐射到扶风等县区。
(李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