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业综合项目开报
本报讯 我省2017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近日开始申报,项目的扶持对象为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包括贷款贴息项目、财政补助项目,单个贴息项目的财政资金贴息额度不高于500万元;财政补助项目实行“先建后补”管理方式,农民合作社项目补助资金不高于50万元,家庭农场补助资金不高于30万元,专业大户补助资金不高于20万元。
(文 晨)
西安评选“最美农民工”
本报讯 11月20日,记者获悉,西安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最美农民工”评选表彰活动。本次活动拟评出80名“最美农民工”。评选对象为,年满18周岁在西安市行政区域内连续务工3年以上的农村户籍劳动者,重点是城市重点项目一线、大中型企业生产一线、居民生产生活服务一线及返乡创业优秀先进典型。获得过国家及省市表彰的人选可优先考虑。
评选活动采取推荐与自荐。报名截止日期为12月5日。
(李 艳)
白河加强科普能力建设
本报讯 近年来,白河县不断加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县科协工作一跃进入全市科协系统先进行列。
持续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县政府从2014年起将科普示范专项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实现人均1元钱科普经费标准,根据科协开展活动情况及时足额拨付。
着力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在县城城区、镇、村(社区)相继建成了一批高标准的科普橱窗和科普宣传栏,配发科普大篷车,在镇、村(社区)建立了科普活动站。
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卫生、农业等系统建立学会组织3个,发展企业科协5个,组建镇科协11个、村(社区)科普协会117个。创建科普示范基地、农技协,创建市级科普示范镇、示范村、示范学校。
(赵功来)
平利资产性收益显成效
本报讯 平利县在不断总结农村“土地流转”“两权”抵押担保贷款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脱贫攻坚,采取六类资产收益扶贫途径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截至目前,该县因资产收益增收的在册贫困户达749户2272人,人均增收504元。
同时,该县将1500万元以股权形式投入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转型合作社或联合社。该县还拟筹资2696万元选择7个贫困村作为财政扶贫资金虚拟量化配股试点村,该项目实施后,将直接带动2700余人年均增收700元左右。
(本报记者 麻岐)
清涧太阳能垃圾箱“上岗”
本报讯 近日,一种新型太阳能环保垃圾箱亮相清涧县主街道,吸引了市民的目光。这些太阳能环保型垃圾箱配置有换画广告机和太阳能板,除收纳垃圾外,还具有亮化市政容貌和刊登公益广告等功能。目前,该县在县城主干道首批试点安装了60个太阳能垃圾箱。这种太阳能垃圾箱其下部为垃圾箱,上部为广告机,顶部则安装了一个太阳能板,白天收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供亮化和广告机使用。
(清 政)
镇巴通村有了水泥路
本报讯 近年来,镇巴县委、县政府,以及县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各镇(街道办)齐心协力,始终把交通建设作为头等大事紧抓不放,采取向上争取,县、镇、村自筹补助等多种办法,全力以赴大搞交通运输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
截至目前,镇巴县183个村(社区)中,已有168个村(社区)通了水泥路,群众的出行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张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