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龙山村: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本报讯 “我在这厂子做花圈快3个月了,平均每天有40元左右的收入。在这儿干活既能照顾孩子上学,还能增加收入,挺好的。”王换霞一边熟练地做着花圈,一边笑着说。
    王换霞是洛南县三要镇龙山村的一名贫困户,家里4口人,两个孩子一个上中学,一个上小学,以前只有丈夫一人在外打零工,日子过的很紧巴。
    2016年初,包扶龙山村的商洛市财政局给该村48户产业脱贫户每户争取到了3000元产业扶持资金,镇村干部和包扶干部用这些资金购买3头猪仔和一些桔梗种子,让换霞在每天接送孩子之余,养3头猪,种一亩桔梗,年底大约有4000多元收入。
    为了解决留守妇女就业,增加贫困户增收渠道,在包扶单位的帮助下,龙山村先后成立宏达灯笼专业合作社、振龙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和一个专门生产花圈、纸扎等殡葬用品的富仙堂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将全村48户产业帮扶贫困户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入社务工等形式,让户户都有稳定收入。
    王换霞每天早上把孩子送到村小学之后就到距离她家不足一公里的富仙堂合作社做花圈,中午11点多接孩子回家做饭、喂猪,2点送孩子到学校后再去合作社。
    “在这里干活比较自由,家里有事忙家里,家里没事来挣钱。计件工资,干多少算多少。”富仙堂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明珍说。“7月份正式投产以来,平均每天有20多名贫困群众在这里务工,月收入都在五六百元以上。”
    “除了富仙堂和振龙之外,我们村长期在宏达专业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有15人。到年底,全村190名产业脱贫群众跨越3050元贫困线,一个都不能少!”支书田小念自信的说。

(邱宏波)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