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别病死畜禽肉
健康畜禽肉特征
健康畜禽肉呈鲜红色,切面有光泽并富有弹性,无血液流出,肌肉间脂肪洁白。因放血良好,血管一般不残留血液,看不出血管走向和分布状况。肌肉色泽鲜红,脂肪洁白(牛肉为黄色),具有光泽。肌肉坚实,不易撕开,用手指按压后可立即复原。健康畜禽肉的皮肤呈白色或淡红色、淡黄色,表面光滑。健康畜禽肉淋巴结大小正常,切面呈灰白色。正常屠宰的畜禽刀口切面外翻,粗糙且有血液浸润区。
病死畜肉特征
病、死畜宰杀刀口一般不外翻,刀口周围组织稍有或无血液浸染现象。呈放血不良,肌肉显黑红色甚至蓝紫色,切面有黑红色血液浸润,肌肉弹性差。脂肪呈桃红色,表皮常有许多出血点、暗紫色的出血斑,是充血和黄染等病理变化。肉体一侧的皮下组织、肌肉和浆膜,呈现明显坠积性瘀血,血液浸润组织呈大片紫红色,在侧卧部位皮肤上有瘀血斑;淋巴结肿大、出血、坏死,切面呈紫红色或有其它病理变化。
病死禽肉特征
病禽宰杀刀口无血液浸染现象,死禽多数无宰杀刀口。病禽宰杀后呈放血不良,皮肤呈红色、暗红色或蓝紫色,鸡冠、肉髯呈紫黑色。颈部、翅下、胸部和鼠蹊部的皮下血管充血;肌肉切面色暗、湿润多汁,有时有血滴流出。病死禽往往拔毛不干净,毛孔突出,尸体消瘦,个体一般较小。
(潘恩依)
母猪淘汰原则
种猪群要有即定的母猪淘汰方法,其各产次母猪的比例要保持稳定,1-8产母猪的理想比例应大约分别为17%、16%、15%、14%、13%、11%、10%和低于4%。
如果有足够的未配种小母猪,就要遵循几项通用的原则,以决定断奶时是否要淘汰某些母猪。
首先要淘汰连续两个产次产仔少的母猪,但初次配种体重太轻,妊娠期过度喂饲,哺乳期失重过多,断奶体况差等母猪不应包括在内。
其次应淘汰那些就连用激素处理都不发情的母猪。母猪在断奶后最多应观察18天,激素处理后应观察7天。如果这些母猪到下个发情期仍配不上种,则应淘汰,因为这种母猪的产仔率一般低于50%。
再次是要淘汰已产6-7窝仔的母猪,因为它们已开始出现的问题通常是:窝产活仔数少(主要是因为死胎数增加),其仔猪大小不均,较弱小仔猪易怕冷,乳房病例较多,身体笨拙,容易压死仔猪等。
为减少运动失调问题,应在选择或购买母猪时注意四肢情况,在圈舍内使用优质地板,不把母猪养得体重太大,但尽管如此肢蹄病仍时有发生,母猪因健康状况不佳,例如有传染性阴道炎,也免不了被淘汰。
(云介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