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消费者权益受损事件,消协及时站出来,为消费者“代言”,有助于改变消费者个人维权时“势单力薄、人微言轻”的窘境,让维权行动取得更多实效。
在室温条件下,手机还有20%甚至一半电量时,却突然莫名关机。近期,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的iPhone6和iPhone6s手机频繁出现自动关机情况。有网友调侃:“苹果手机就这么怕中国的冬天?”对此,中消协15日发出查询函,就手机自动关机原因、处理措施以及有无补救措施等三问苹果公司,并要求其在10日内做出答复。
回顾近期几起比较受关注的消费者维权事件,都能看到消协的身影。三星手机发生爆炸事件被召回,中消协提出九点要求,监督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召回工作,帮助消费者挺直维权腰杆;宜家“召回门”发生后,南京市消协就宜家“夺命柜”发声,表示拒绝双重标准,批评宜家侵犯消费者安全权和知情权……可以看出,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消协多了些“冲冠一怒”,正在变得更有“存在感”。
作为法定的主要对口管理组织,消协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可以说是“关键先生”。面对消费者权益受损事件,消协及时站出来,为消费者“代言”,有助于改变消费者个人维权时“势单力薄、人微言轻”的窘境,让维权行动取得更多实效。
2014年3月15日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将消协的依法维权活动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尤其是赋予消协公益诉讼的权力,让消协的维权“工具箱”有了更多利器。
维护消费者权益永远在路上,但它也不是消协一方的责任。政府在立法和执法方面尽职履责,推动维权制度与手段与时俱进;商家重视消费者权益,摆正经营理念;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拥有更成熟的消费观念,多方联动、全面发力,才能构筑起消费维权的立体网络,不让消费者为“怕冬的苹果”而烦恼。
(张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