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惠及众多学生的助学金为何屡遭质疑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全国1016位大学生中发起调查,结果显示,47%的受访者领取过助学金。今年8月,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曾表示,2015年资助金额突破1500亿元,资助学生达到8400多万人次。在全国普通高校中,资助总额达到了84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0亿元,增幅达到18%。
    可正是这项惠及过大多数学生的助学金,却屡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网民热议的焦点。
    困难生认定是有详细流程的
    陈晓姗是一所“985工程”高校的本科生辅导员,入职7年来,每年都会参与学生奖助学金的评定。
    据她介绍,困难生认定会有详细的流程。9月初,学校把家庭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发到各学院,其中包括认定对象、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等,同时,各学院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认定标准。在通知的附件中,会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认定标准、认定申请表、民主评议参考内容、民主评议表。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尴尬与困难
    陈倩所在学校助学金的申请程序是先递交贫困证明,上面有村里和县里民政部门的盖章,然后再填写申请表。老师会私下向同学了解申请人情况,合格后再把材料送到院里审核。
    陈倩说自己不是一味追求名牌的人,“网购的衣服每件都不超过100元,好的运动鞋也仅有那一双。只要我的东西是通过努力得来的,别人说什么我也不在意,自己问心无愧。”这学年,陈倩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加上之前的1000元助学金,她解决了自己的部分学费。
    反馈机制与引导教育同样重要
    负责奖助学金发放的教师王源坦言,自己也曾是领助学金的困难生。现如今负责相关工作,对困难生助学金评定工作有自己的想法。
    “有的学生去年评上了,今年没评上,就会抱怨学校说政策有问题,而有些同学家里条件不错却为何也能开来贫困证明,学校也没有办法。”让王源吃惊的是,会有学生跑来询问困难生名额是否充裕,如果名额多自己就申请。
    王源认为,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也是关键。“所以如何将助学金发给真正需要帮助的同学?真正评选出来如何做到令同学们满意?在资助之余对他们是否有帮助和引导,这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中青报)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