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发布今冬首个暴雪红色预警
本报讯 11月22日,渭南市开始持续降雪过程,6小时内华阴、潼关降雪量已经超过15毫米,临渭、华州区降雪量已经超过10毫米。当天下午2时20分,渭南市气象台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并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必要时停课、停业。
据悉,截至21日下午3时,连霍高速渭南段渭南、华阴、华县、潼关4个收费站入口已经全部封闭,渭南客运中心站38条线路也在当天下午4时全部停运。
(甘 泉)
榆阳举行智力七巧板竞赛表彰大会
本报讯 11月18日,榆阳区第31届科技创新大赛暨第13届智力七巧板竞赛表彰大会在榆林市科技馆举行。榆阳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万波,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巨广参加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会议分别给予获奖单位、老师和学生颁奖。
榆阳区第十三届“智力七巧板”竞赛活动中共有436名学生参加全区总决赛。其中,一等奖31名,二等奖32名,三等奖50名,优秀辅导员8名,先进集体8个。据了解,在今年第五届全国青少年优秀创意作品评选大赛中,榆阳区获得全国金奖8个,银奖2个。
(本报记者 张旭)
安康汉滨脱贫模式将全国推广
本报讯 11月22日,记者从安康市汉滨区召开的“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暨脱贫攻坚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区通过探索、实践、创新“支部+X+贫困户”的精准脱贫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获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批示肯定。近期省市将在安康召开专题会议将向全国推广。
据了解,汉滨区辖29个镇办,495个村(社区),有基层党组织1360个,党员33555名。该区是安康中心城市所在地,也是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区)。目前,全区共有贫困村231个,贫困户15.3万人,今年将完成46个贫困村脱贫销号、1.15万户3.67万人的脱贫越线目标。
(本报记者 单永昌)
柞水科技扶贫显成效
本报讯 柞水县坚持科技兴县战略,重点围绕培育科技特色产业和企业,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截止目前,该县实施“国家科技惠民计划”等科技项目47个,建设盘龙生态产业园、小岭工业区、西川休闲农业产业园等省市示范园区8个,建立品种改良、高产示范、科技培训基地4个,发展茶、桑、药、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5万亩,板栗、核桃建园30万亩,生猪、土鸡、大現、虹鳟鱼等标准化养殖场20个。
(梅秀铭 张宏)
淳化产业脱贫拓宽致富路
本报讯 今年以来,淳化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推进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培育特色扶贫产业,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发挥“造血”功能,走出一条促进长远发展的脱贫致富之路。
据统计,上半年,淳化县累计落实各类产业扶持资金2000万元,其中果业扶持资金615万元,养殖业扶持资金526万元,蔬菜业扶持资金452万元,农家乐扶持资金50万元,电子商务产业357万元。
(本报记者 麻岐)
丹凤推进60个重点项目建设
本报讯 近日,丹凤县强化60个县级重大项目建设举措,细化落实工作责任,采取“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工作队包抓、一个责任部门落实、一套实施方案、一个奖惩办法”项目包抓推进机制,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圆满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该县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包抓领导和责任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将“六个一”工作机制落到实处,形成齐抓共管、强推快进的工作合力。截止目前,全县60个县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57个,完成投资78.8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94.13%,同比增长4.24个百分点。
(樊利仁 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