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高新区脱贫攻坚实现“开门红”

  本报讯 12月7日,记者从渭南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渭南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严格按照中省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安排要求和部署,始终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头等民生大事来抓,聚焦精准,着力精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年度战役各项工作。经过全区上下一年来的努力,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年度脱贫任务提前超额完成,成功实现了高新脱贫攻坚的“开门红”。
  根据实际情况,高新区量身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各包联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通过采取教育扶持、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社保兜底、危房改造、生态补偿、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帮扶措施,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初显成效。全区673户2053人达到脱贫条件,贫困人口由1003户3077人下降为330户1024人,完成年度任务(1644人)的124.88%,占总任务的66.72%,贫困发生率由7.03%下降为2.34%”
  加大财政投入,高新区确保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每年列支658余万元专项资金为人均不足3分地的5453名农村人口(男60周岁以上,女55周岁以上),按照每人每月150—300元标准发放失地农民补助金;针对因病致贫占贫困人口规模较高,每年列支100余万元用于专项帮扶;对于无稳定收入贫困户,每年拿出206万元用于重点帮扶;对特殊贫困家庭的75名精神病患者,每年拿出100万元,进行集中救治。
  同时,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在全区范围内深入贯彻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各相关单位和各街道办事处开展主题为“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的民政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冬寒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共享高新区发展成果。

(本报记者 赵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