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陕北地区一流口腔医院




  2015年10月,榆林一院口腔医院在陕北率先引进德国卡瓦大视野口腔头颅CT,标志着该院口腔诊断进入数字化时代。
  院长刘怀勤介绍,口腔CT具有扫描快、精度高、范围大、放射剂量小等特点,可充分满足牙齿种植、正畸、牙体牙髓、牙周、颌面部肿瘤、颌面部骨折等各种影像诊断治疗需求,还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完成口腔设计、导板制作、颌面定位、牙颌畸形正畸治疗等,是口腔医生的“透视眼”。
  榆林一院口腔医院于2014年9月成功转型为隶属榆林市第一医院的口腔医院,是目前榆林市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口腔专科医院。
  榆林一院口腔医院前身为榆林市第一医院口腔科、榆林市口腔诊疗中心,始建于1970年,曾被省卫生厅授予“陕西省特色专科”,2008年成为“微笑列车”定点协作单位,2009年成立了榆林市口腔医学会。
  目前有医护人员41名,其中硕士4名、在职博士2名、在职硕士1名,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专业护理人员10名。优化的人才结构眼下在全市同行中首屈一指。 
  厚积薄发填补区域空白
  刘怀勤是榆林口腔医学界的“大腕”,目前是榆林市口腔医学会会长,陕西省口腔医学会理事,陕西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他是榆林市“一五二”人才工程一层次人员、榆林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二层次人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榆林“最美医生”。由于在榆林口腔医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2016年3月他又被推荐为第四届榆林政协委员。
  1986年6月,经过5年的勤苦学习,刘怀勤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学口腔系口腔医学学士学位。双手捧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刘怀勤的心里不是轻松,而是深感知识沉甸甸的压力,他异常清醒:这张毕业证书只是他今后奉献社会的一个开始,许多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期待着他参加工作后一点儿一点儿地丰富。随后,在那个本科生稀缺时代的陕北小县,刘怀勤被榆林市第一医院(当时院址在绥德县)“抢走”,成为医院口腔科的一名临床医生。在陕北榆林这块医疗技术落后的土地上,他发誓要改变老百姓“牙痛不是病,痛死没人问”的医疗现状。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他如“林黛玉进大观园”般处处留心学习,在年老的资深大夫眼里,他没有本科生的骄傲,在患者眼里,他耐心细致精益求精,在院领导眼里,他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可造大才。于是,经过职工推选,医院多次派他外出深造,在1990年至2012年期间,刘怀勤分别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等单位继续进修,系统地学习了口腔科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到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迅速提高。知识面的不断拓宽和医术的不断精湛,加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刘怀勤成了医院的业务技术骨干,能系统熟练地掌握有关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当地和周边市县群众中逐渐赢得了一个“好医生”的名声,群众都知道“牙痛找怀勤”。如今在榆林口腔医学界,他已成为资深专家,每天找他看病的患者都在排队。
  刘怀勤在诊疗工作中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从实践中总结创造,不知熬过多少个星星都要睡去的夜晚,他还伏案埋头撰写论文,近年来共撰写口腔医学论文29篇,分别发表在《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和《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等报刊上。他具有扎实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积极跟踪本学科的前沿发展,临床、教学、科研能力强,2003年被陕西省人事厅评聘为口腔科主任医师。先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学技术奖9项,参与西安医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科研项目各1项。目前为榆林市口腔医学领域医、教、研学科带头人,先后远赴美国、德国、法国、荷兰及比利时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他坚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不断开拓,在榆林市率先引进睡眠呼吸监测系统,开展了睡眠呼吸监测,明确诊断患者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及其病情严重程度并进行治疗,填补了榆林市的空白。这一先进设备在榆林一院启用后,让榆林及周边县区的数千名患者就近得到了及时医治,免遭远走大城市求医的苦累。
  医术精湛心系患者冷暖
  自从1991年任口腔诊疗中心主任以来,刘怀勤以身作则、高度负责、勤劳朴实、任劳任怨,敢于创新、敢于承担责任,团结带领全科20余名职工,先后开展上颌骨扩大根治术、下颌骨切除自体肋骨移植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联合根治术、颞下颌关节成形术、颌面部复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牙颌畸形的固定矫治、阻生牙的微创拔除术、牙周病的序列治疗、胸大肌肌皮瓣全舌再造术、带蒂肌皮瓣转移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人工种植牙以及数字化技术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等专业技术均达到了目前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精湛的口腔医疗技术,吸引了市内及周边地区大量的口腔疾病患者纷纷慕名前来就诊。他每天上班换上白大褂,身边就会围拢过来一群患者,他不论富贵贫贱、年老年少,都会耐心细致地一个接一个地亲手医治,实在忙不过来,才给患者认真检查并制定医治方案后留给助手治疗。有的病人一大清早地来挂号,却等到中午下班都还没轮到,为此,他经常放弃午休时间接待余下来的病人。有时,好不容易轮到了休息日,但是只要一个急诊电话,他就立马飞奔而来投入抢救工作。正是对口腔医术心存敬畏、对患者生命心存敬畏,他就像个热恋中的年轻人对甜蜜的爱情痴痴追求一般,日以继夜的在口腔诊疗的岗位上持续了29年,他亲自诊疗的病人7万多人次,由他主刀手术的病人5000多位,成功地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痛苦。他始终保持着工作的激情和向上的活力,长时间的加班加点和过于繁重的工作量让无情的血丝布满双眸。
  刘怀勤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认真对待每一例病例,切实树立了医护人员的良好形象。有时,经过一上午的手术和口腔诊治,临到中午下班前,他经常累的连说话、走路的力气都没有。看着满脸疲惫的主任,同志们也会劝他,要注意身体,余下的患者预约下次吧,可他总是说:“我辛苦一些不算什么,人家从外地赶来治病,好不容易挂了号,我怎么能让患者和家属失望。”眼下,口腔医疗费用高昂是很多患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他的科室也存在牙齿种植收费高的现状,他就想尽办法从源头降低假齿的价格,建议医院降低口腔手术收费,给贫穷患者适当减免费用,有时甚至自己掏钱给可怜的农村患者垫付医药费。他还承担延安大学医学院学生口腔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指导延安大学临床医学、西安医学院口腔系及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学生临床实践技术操作。一有空闲,他就跑到县级医院指导基层医师临床工作,提升了基层医生的口腔临床操作能力。
  2016年1月23日,榆林一院口腔医院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对口支援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将定期选派专家来榆林一院口腔医院坐诊,方便了榆林口腔患者在家门口看病。同时,榆林市口腔医院新的办公场所正式对外投用,让刘怀勤和他的团队又向陕北一流迈了一大步。

(冯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