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1月17日
奶牛牛球虫病防治
文章字数:807

  症状
  潜伏期为2-3周,犊牛一般为急性经过,病程为10-15天。当牛球虫寄生在大肠内繁殖时,肠黏膜上皮大量破坏脱落、黏膜出血并形成溃疡;这时在临床上表现为出血性肠炎、腹痛,血便中常带有黏膜碎片。约1周后,前胃迟缓,肠蠕动增强、下痢,多因体液过度消耗而死亡。慢性病例,则表现为长期下痢、贫血,最终因极度消瘦而死亡。
  诊断
  临床上犊牛出现血痢和粪便恶臭时,可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患犊粪便,查出球虫卵囊即可确诊。
  在临床上应注意牛球虫病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前者常发生于1个月以上犊牛,后者多发生于生后数日内的犊牛且脾脏肿大。防治
  ①犊牛与成年牛分群饲养,以免球虫卵囊污染犊牛的饲料。②舍饲牛的粪便和垫草需集中消毒或进行生物热堆肥发酵,在发病时可用1%克辽林对牛舍、饲槽消毒,每周一次。
  治疗
  ①氨丙啉,按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一次内服,连用5-6天。②盐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2毫克,连用7天。

(卢 辅)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