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窝窝面,是因面的形状而得名。窝窝面和咸汤面并称耀州雅俗两面。耀州人吃面很特别,咸汤面很咸,却是当早餐吃;窝窝面在当地很有名气,向外推广的却不多。
相传,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耀县城内恒盛饭馆的大师傅田丰科是位烹调高手。一日店内客少无事,他突发奇想:用鸡蛋和好面,擀切成小方丁,然后用筷头顶住面丁从拳心穿过,面丁便呈窝窝头状,再配上磨菇、肉丝、木耳等佐料,烩煮成面,这便是原始的“窝窝面”。
制作窝窝面是先用鸡蛋和面(比例为1个鸡蛋1两面),面和好后,以案上擀成约2至3分厚,切成筷子粗细的条,再切成方丁。将切好的面丁在干面中拌匀,用筷子的园头将面丁一个个都戳成园窝形。
(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