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十二五”以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基础研究投入从2011年的411.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716.1亿元,增长了73.8%,年均增幅14.8%。其中,中央财政仍是基础研究投入的主体,中央本级财政基础研究支出500.45亿元,占中央本级财政科技支出的20%。
此外,从事基础研究的全时人员总量逐年增加。我国基础研究队伍的人员规模已与美国等少数科技大国相当,中青年科学家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二,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知名科技期刊担任重要职位的人数明显增加。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重要领域,我国已经开始并跑或领跑。
记者获悉,未来基础研究的赶超引领,将聚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重大科技项目。在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领域,继续推进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纳米科技、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全球变化及应对、合成生物学、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等重点专项部署。
(凌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