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记者先后走访了我省关中地区的十余个县,扶贫培训通常是扶贫办委托县域内的农技中心、果业局、农技校、劳动人事局培训中心等单位去完成;有的区县自己培训,为组织群众给大家发放羊肉票管饭、发放化肥、发果树剪刀等现金补贴;有的把培训任务分解给团委、妇联、县科协等单位。培训偶尔也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各个扶贫办可谓是想尽了办法,摔破了头。那么乾县扶贫办是如何破局的呢?
乾县扶贫办把精准脱贫培训作为脱贫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2016年开始,先后组织了扶贫干部培训、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培训、产业区实用科学技术培训,计划要开展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训。更深刻体会到扶贫思路要改变,眼界要开阔。
人常说,“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乾县扶贫办将扶贫培训工作这种许多人眼里的“虚事”、“小事”干出了扶贫人的情怀。基层干部对于培训的认识改变了,群众切实的感受到了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带来的好处,培训组织也不难了。
谈及精准扶贫培训工作时,乾县扶贫办主任张晓荣表示:要说培训组织难,难在让干部群众认识改变,难在让人人切实受益。概括说就是因地制宜,从乾县农业产业实际出发、突出贫困户产业、技能培训,让扶贫干部改变思路,让有意愿致富的群众示范,大力营造农民创业就业成功的氛围,转变不敢闯、不敢富、不能富的思想,为贫困户先进行精神脱贫。其次,为愿意创业,而且自愿加入了电子商务协会的群众,继续办好培训工作、金融贴息贷款,并且下一步给予一定的开办费等补贴,政府要扶上马送一程,刺激大家接受学习培训。扶贫办2016年的培训主要委托省科普宣传教育中心和陕西科技报共同举办的“百名专家走基层”项目组去做,一揽子打包培训,我们只负责可行性,专人管理监督去做就行。
(杨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