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关键词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咬定青山不放松 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

2017年3月7日
  如何降低电信资费?减税降费如何推进?脱贫攻坚有哪些新要求?如何治理空气污染……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政府工作报告对“群众反映强烈、期待迫切”的住房、医疗、养老、教育和就业等诸多热点问题作了回应。本报梳理十大关键词,看代表委员或专家学者如何全面解读。
  ●节用裕民
  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
  报告摘要: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
  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这是几年来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创新。能够把政府财政行为与企业负担结合在一起来谈,很不容易。对小微企业能少收就尽量少收,这样减负对企业都有好处。方法有多种,最传统的方法是把税收上来进行转移支付,但会造成很多不公平。另外一个思路是一开始就少收,后面补贴也会减少。同时“三公”经费减少就会有结余,对小微企业负担会少些。在金融方面要进行改革降低成本,要吸收互联网金融理念,把成本降到最低,银行门面不是越多越好。
  ●去产能
  更重视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
  报告摘要: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要在巩固成果基础上,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努力取得更大成效。扎实有效去产能。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报告中提到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努力取得更大成效”是一大亮点。去年出现一些新情况,如在压缩过剩产能过程中,一些过剩产能行业的市场价格出现较快回升、反弹。虽然产能过剩部门价格回升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但价格回升过快过猛,同时供给增长又相应偏弱,这些新情况促使我们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改进去产能方法,在采用必要行政化手段同时,更重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
  ●蓝天保卫战
  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是历年最强
  报告摘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
  环境科学院大气首席科学家柴发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措施最具体、目标最明确、力度最大的一年。一是将蓝天保卫战放在第一条,这是公众声音的反映;二是对主要污染物减排确立了年度指标,并提出PM2.5今年要明显下降,去年说法还是“持续下降”,体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的加大;三是对大气污染防治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特别突出对北方采暖的控制,也是考虑到北方在采暖季节,燃煤污染仍是PM2.5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小微企业
  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范围扩大
  报告摘要: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小川:由于小微企业利润、收入比较低,但收入是按照比例税来征收的。比例税有个特点,具有“累退”性。相对而言,收入越高税收负担越低,收入越低,税收负担越高。对小企业来说,收入比较低,实际税收负担比大企业相对要高。我国有90%以上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比重也有80%,企业普遍不行的话,影响巨大,因此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扶持十分必要。
  ●减税降费
  降税要让企业有切身感受
  报告摘要:今年赤字率保持不变,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减税降费,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张连起:2012年-2015年我国非税收入年均增长18%,而同期税收收入年均增长7.5%,非税收入增速远超税收收入增速。在经济转型、企业利润下滑的背景下,有必要降低制造业的增值税税率,并且大力清理不合理收费为企业减负。报告提出减少涉企收费2000亿元,可以减轻企业负担。
  ●货币政策
  稳健基础上又保持“中性”
  报告摘要: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今年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均为12%左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前两年在物价和经济增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背景下,货币政策在稳健基础上,还包括灵活调节、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充裕等方面表述,体现对稳增长目标的更多重视。今年货币政策目标在稳健基础上增加“中性”,要求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体现政府对化解金融风险、防范资产泡沫的更多关注,也体现对经济运行有可能面临通胀压力的防范。
  ●脱贫攻坚
  严查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
  报告摘要: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是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假脱贫、被脱贫是指贫困户实际上没脱贫,有些基层政府为了完成任务量,隐瞒实际情况,将他们视为脱贫户的现象;数字脱贫是指脱贫的人数,以及脱贫工作中的具体指标并未达标,有些地方政府却虚报,数字造假的现象。
  ●地方债
  地方专项债券翻倍缓解压力
  报告摘要:安排地方专项债券8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云旗:今年安排地方专项债券8000亿元,相比去年增长一倍,显示中央对地方债风险的重视,可以更好地控制风险。近年来,我国地方债不断攀升。因此,中央和财政部积极采取“堵后门,走前门”的措施,在叫停地方违规举债同时,安排发行地方专项债券,并进行地方债置换,缓解地方资金压力。
  ●财税体制改革
  增值税税率由四档简并至三档
  报告摘要: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今年由四档税率简并至三档,营造简洁透明、更加公平的税收环境,进一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财税专家徐战成:目前税率有17%、13%、11%、6%、0等五档。0是针对出口的税率,常规增值税税率就前四档。简并税率可能是取消某一档,在大力推行为企业减负背景下,减并营改增税率档次,很可能是将高一档税率归并到低一级。目前情况来看,合并可能是将13%一档税率并入11%一档税率。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张连起:将四档税率简并至三档,既可以减少企业负担又可以减少税务机关征收负担,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长途和漫游费
  网络提速降费用户更多红利
  报告摘要: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
  通信行业专家付亮:取消长途和漫游费对运营商收入影响其实很小。话费不统一是因以前跨区域运营商结算有区间费,是历史遗留问题,如今已没区间费,运营商3G之后套餐基本是“长市漫”一体化。还没有更新的是一些使用度较低的电话卡,可能每个用户一年也就几十元。随着提速降费深入推进,用户将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
  数据
  4.5%以内
  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
  1000万
  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
  2.38万亿
  2017年我国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
  3500亿元
  2017年全年将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
  做好2017年政府工作 把握好五点
  一、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
  二、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三、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
  四、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
  五、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2017年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二、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三、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
  四、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五、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六、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
  七、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
  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九、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本版文字据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网、人民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