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加快渭南食品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摘要:食品工业主要指以农业、渔业、畜牧业、工业林业或化学工业的产品或半成品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具有连续而有组织的经济活动体系。渭南食品工业还是以农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为主,整体上还存在工业基础薄弱、规模经济小、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品牌效益不强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渭南食品工业现状的思考,进而发现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希望能对有关部门的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食品;工业;生产
    前言:食品工业是渭南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16年实现总产值2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0%左右。2017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列为首要工作任务,并明确提出要“实施200个重大技改项目,促进有色、冶金、建材、食品、纺织、建筑等产业转型升级”。可以借此机会促使渭南食品工业加快发展。
    一、现状
    当前,渭南市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368家,加工小作坊1400家,各类食品流通企业13500家(户),食品摊贩7500家,餐饮服务企业11500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915家。各类食品生产流通企业吸纳从业人员50余万人。
    渭南食品工业的基础是农业。渭南是西北最优越的农业生态区之一,被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酥梨之乡、花椒之乡、枣乡和柿乡,素有陕西“粮仓”之称。2016年度粮食、蔬菜、水果、瓜类产量分别达到211.5万吨、270.2万吨、327.2万吨、137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21.7万吨、11万吨、39.6万吨。粮食、油料、水果、大家畜及禽蛋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占全省总量的1/5至1/7,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5和1/4。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小作坊式生产为主,规模不大。食品生产企业多、小、散特征明显,普遍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如渭南市现有获证面粉生产企业51家,小作坊130余家;获证糕点生产企业45家,小作坊320余家。
    (二)深加工不够,科技含量不高。粮食、蔬菜、水果、肉、蛋精深加工程度不够,农产品就地转化能力严重不足。生产工艺和主要设施设备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难以形成名牌产品。
    (三)生产经营不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的生产经营有着严格的要求,但企业意识不高,设备落后、人员素质等问题制约着生产经营的规范化程度。
    三、发展建议
    (一)发展壮大优势。充分利用渭南粮油产区优势,依托陕富、陕粮西瑞等大型粮食加工企业,重点开发生产多品种专用面粉、淀粉、方便休闲食品等。发挥富平全国最大奶山羊养殖基地的优势,创建全国最大的奶山羊乳粉生产基地。
    (二)高度重视潜力。一是畜禽肉类加工业,大力发展生猪、肉牛、肉羊、肉鸡深加工产业,不断提高产品深加工水平,提高附加值。二是饮料和酿酒业,依托秦岭北麓山泉水系和大荔、蒲城优质矿泉水系,开发健康水产品系列;依托本地果蔬农产品优势,开发苹果、梨、核桃、桃等功能性饮料产品和葡萄酒等低度果酒;依托传统品牌优势,鼓励白水杜康、青岛啤酒等重点企业做的更大更强。三是保健食品业,打造以华山北麓牛蒡及其深加工产品为特色的保健食品系列。
    (三)大力振兴传统产业。一是鼓励现有知名品牌不断创新壮大,与科研院所建立紧密联系进行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二是政府对一些传统产业,给予优惠政策促使其改造升级,提高现代化生产水平,推动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发掘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促进与旅游观光相互融合,形成软实力。四是利用“陕菜之都”的品牌优势,做强时辰包子、麦子泡、水盆羊肉、旋面、肉夹馍等名优小吃,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荣誉称号,促进品牌效应。
    总之,“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新常态,渭南食品工业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立足渭南实际情况,科学定位发展方向和目标,多种举措并进,尽快实现食品工业的大发展。

(西安中学 田居璞)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