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创造帮助别人的机会
一般来说,所有的孩子都愿意帮助别人,关键是我们能及时捕捉到孩子这些行为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的助人行为应该随之增加,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其他场合。孩子需要养成两种基本的责任:自理和承担对家人的义务。研究表明:与那些只顾自己的孩子相比,经常帮助家人的孩子更可能在家之外的其它场合去帮助别人。
记住,没有孩子天生喜欢做“家务”
提醒自己,不愿意做家务才是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如果你想让孩子做点什么家务,别强迫他,先陪着他一起做,直到一起做家务成为你家里的习惯,当然前提是孩子不排斥跟你在一起做这些事。你的目标不是做家务本身,而是培养一个乐于助人和有担当的孩子。
立规矩
规矩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给孩子提供了很多可反复实践的机会,能让孩子在一系列稀松平常的日常小事中学习自我管理。最初孩子管理自己上床睡觉的时间,收拾玩具,并为第二天起床做好准备。渐渐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最后在像洗衣服或做简单饭菜这些重复的家务劳动中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
教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急于把孩子从困境中拯救出来
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从恐惧或失落中走出来,并确保他不回避困难。但孩子需要自己去正视和解决问题,决定是否要道歉或者用更具体的方式作出补偿。
支持孩子为自己损坏的东西买单
如果孩子需要用自己的零花钱去赔付丢失的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手机,打球时弄碎的玻璃,或者生锈的工具时,这些耗损物品的行为几率便会降低。
成为有担当的榜样
明确告知孩子你需要作出负责任的选择和行动。“垃圾拿在手里真的是好麻烦啊,要不我们先放到车上吧!没有看到垃圾桶前,我们绝对不能乱扔垃圾哦!”“看到这个标识了吗?它代表着这一片空地是给残疾人预留的,所以我们的车当然不能停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