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子长县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子长”这一目标,大力推进林业建设,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全力实施大力组织实施“孝心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孝心工程”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清明时节雨纷纷,也难挡人们缅怀英烈、祭奠逝者、悼念先人、寄托哀思的脚步。家住子长县余家坪镇余家坪村的郝成成趁着绝佳的植树时机,一大早带着工具来到祖辈们集中安寝的坟地,一如既往地植起树来。“前天从县上免费领的20株2米多高的油松,用栽植常青树的方式来祭奠亲人,一来绿化了坟茔环境,二来减少了火灾。”这是李家岔镇郭家坪村徐怀贵已经连续八年以栽植常青树的方式来取代烧纸祭祀。
上坟扫墓、寄托哀思,生者对逝者表示追思悼念,感念恩德,乃人之常情,理应给予肯定。但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们的祭祀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地随着改变,过去那种滥烧纸钱、焚香点烛、污染环境的做法必须改变、破除,当以植树造林、敬献鲜花以及传承家风、子孙业绩祭告或祭文哀悼等文明祭扫的形式来代替。这样的祭扫,不仅显得文明时尚,也很具现实意义,在子孙的养成教育方面也是具有示范作用的。
“2007年启动孝心工程以来,子长县先后共投资500多万元,为群众无偿发放侧柏、油松、刺柏等绿化苗木70余万株,绿化坟茔20000余座。今年清明节,县林业局筹集20多万元调运3万多株常青树苗免费发放给群众。今天预计发放7000株油松,群众凭子长籍身份证每人可领取10棵树苗。”子长县绿化办副主任张伟在发放树苗现场介绍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县确定公益林面积87.53万亩,每亩兑现标准14.75元,2017年农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达1291.07万元。
“绿化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促进农民增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的林业发展让子长大地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让子长百姓生活富起来了。”子长县林业局长杨忠平讲到。
(黄志武 本报记者 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