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你知道二维码的秘密吗?在算盘发明之前,我们的古人是靠什么工具计算吗?发光的“黑金”是什么?等等,这些科普知识,就在4月19日举行的第三届陕西科普讲解大赛决赛现场,由来自全省的优秀科普工作者,通过一堂堂精彩的科普讲解课“揭秘”了。
本届大赛由省科技厅、省科协主办,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承办。从今年1月份开始报名,2月底结束,吸引了全省各重点博物馆、科普基地、科研院所,以及大学、中学等领域的科普工作者参赛。整个比赛过程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预赛由各单位组织,复赛、决赛在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进行,复赛遴选出20名优秀选手进入决赛。
决赛时,为了确保公平、公正、公开进行,选手现场抽取上场顺序,评委现场打分、亮分,并现场公布成绩、现场颁奖。
选手们个个多才多艺、妙语连珠,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宋婷婷、西安半坡博物馆的王艺颖、大唐芙蓉园景区管理分公司的姚卫,荣获一等奖;陕西科学技术馆的尹媛、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高涵、陕西科学技术馆的陈涛,荣获二等奖;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张洁、西安曲江海洋极地公园的晋鹏源、陕西自然博物馆的周媛、渭南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马力薇,荣获三等奖,他们被授予“陕西十佳科普使者”称号。
大赛还设置了最佳组织奖、最佳形象奖、最佳人气奖和最佳口才奖。最佳组织奖由:西安市科技局、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渭南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5家单位获得。
这次决赛,同时也是我省为第四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选拔参赛选手。获奖的优秀选手,组委会将推选参加今年6月举行的全国科普大赛总决赛。
(本报记者 周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