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

 牛疫病的防控
  病毒性腹泻(BVDV) 多见于犊牛,成年牛及青年牛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冬末和春季发病率较高,潜伏期7-14天,多数呈隐性感染,分急性和慢性两种表现。预防是关键。
  奶牛冬痢 这是一种季节性暴发极强的疾病,流行于深秋至初春,产奶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育成牛,犊牛只是偶尔发病,容易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日粮合理搭配,保持饲料的稳定性。2、减少应激反应,在寒冷天气,尽量饮用温水,保持圈舍干燥,牛舍内铺设柔软的垫料,切不可饲喂冰冻的饲料和饮结冰的凉水。3、加强舍内防疫消毒,可用2%火碱溶液或其它消毒药对牛舍及运动场定期喷洒消毒。

(刘文山)

  防止母猪化胎技术
  加强母猪受孕前的管理 在配种前3-14天增加蛋白饲料和能量饲料,同时添加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使其较快进入配种最好状态,对比较瘦的母猪在配种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加强营养,尽可能恢复到以前的体力,以利于配种、受孕、保胎,提高产仔率。
  适时配种 母猪配种在发情24小时开始排卵,从发情表情上看,由兴奋状态转为安静状态,阴道流出白丝状黏液,手压母猪背,母猪呆立不动,此时配种最好,这样胚胎死亡率低,产仔率高。
  调节内分泌 配种后一周,每头母猪肌肉注射孕酮30毫克,可有效减少胚胎死亡,防止母猪死胎。
  注意饲料品质 怀孕期母猪不要喂霉变、冰冻和有其他污染的饲料。否则易发生中毒,轻者会造成胚胎死亡,重则影响母猪的生命安全。
  保持环境温度 母猪在怀孕期的第一周,环境温度短时间(24小时)高达32℃-35℃时,胚胎死亡增加,同样,如用受热的公猪配种,也会造成胚胎死亡,因此最好把环境温度控制在15℃-25℃。
  适当活动 母猪怀孕期不常运动,胚胎死亡率比经常运动的母猪高0.5%左右,母猪运动方式应以自由运动为主,但要防止母猪摔倒或碰撞在障碍物上。

(张艾珂)

  “三喂”解决畜禽维生素缺乏
  喂发芽饲料
  一般用大麦、燕麦、绿豆等进行发芽,因其富含胡萝卜素及B族维生素,给幼畜禽和泌乳的奶畜及种公畜饲喂,效果明显。 
 喂发酵饲料
  将精饲料发酵喂畜禽,也是增加畜禽饲料维生素的一种好方法。因为发酵饲料中繁殖了大量酵母菌,既能增加饲料中蛋白质,又能增加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的增加较为显著。制作方法是,用新鲜面包酵母100克,溶于适量温水中,拌入精料50-75千克,搅拌装入缸中,上面盖麻袋保温,经12-20小时即发酵成熟,待散出酒香味,即可加30%的精料饲喂。如能添加些鱼粉,发酵更好营养更丰富。
  喂松针饲料
  冬春用松柏树针叶可代替畜禽青饲料。松针不仅含有蛋白质中十几种氨基酸和十几种常量及微量元素,而且富含大量的维生素E、胡萝卜素及叶绿素和激素、杀菌素等,能防止畜禽维生素缺乏、保证幼禽正常生长发育,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只要在畜禽饲料中加入0.05%、禽的产卵率可提高6.1%,喂育肥猪增膘快,可提高12%左右。松针全年均可采集,但以冬春季采集质量最好,营养含量最高。

(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