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市领导来学校调研工作


参加2017年陕西省技能竞赛获奖师生
赵保卫 本报记者 王卫洲
眉县职教中心始建于1999年,学校位于眉县城东2公里处,占地面积189亩,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57名,全日制学生3106名。学校秉持“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按照“培养德技兼备高素质劳动者”的办学宗旨,以“四会”目标(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业)为着力点,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出了“产教相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理实一体化”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了学校、企业、行业、家庭共同参与,德育、学业、顶岗实习多维度评价的“四横三纵”多元评价体系,先后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3.5万余名。2000年该校被命名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9年被陕西省省政府评为首批15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15年12月,由该校承担主要任务的“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工程示范县”工作高分通过省级评估,眉县顺利入围国家第三批创建名单。纵观学校发展历程,可圈可点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形成保障机制,为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眉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中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职业教育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安排职教工作,为该县职业教育的快速、顺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按照办学经费“只增不减”的原则,在足额落实职教专项经费的同时,坚持多渠道、持续性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促进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提升。建校至今,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扩建教学楼、实训楼、公寓楼、办公楼、学生餐厅、实习场所共计12幢5万多平方米。同时,不断加强教学设施及实训场地的建设,先后建成了机械加工实训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电子应用与维修实训基地、旅游服务培训基地、计算机实训中心等,实训设备总值达到了2742.95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了13019.09元,职业教育固定资产由原来的2000万元增加到1.8亿元。
二是立足内培,兼顾外引,多措并举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成效显著。
学校确立了“校本培训打基础、校外研修促提升、外聘兼职为辅助”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一是立足校本培训,通过全员在职进修、青年教师培养、专业课教师技能培训等形式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二是组织专业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训,外出研修,下企业顶岗实践,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三是从企业和高校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为专家顾问和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打造“双带头人”、组建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学团队。目前,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和质量显著改善,初步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优秀教学团队。近两年,先后培养专业带头人12名,骨干教师34名,28名教师考取了高级工、技师技能证书,涌现出陕西省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3名,宝鸡市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2名,市级以上教学和技能竞赛获奖46项,承担省市县级教科研课题9项,获奖教育教学论文243篇。在2016年国家、省、市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中,共荣获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8人次,三等奖12人次,有7人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称号。
三是贯彻“质量提升才是真正的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走内涵发展之路,办学质量显著提高。
“思深行方远”,当职业教育已经走到以内涵提升、特色立校、质量决定生存的发展关键时刻,眉县职教中心迎难而上,深思苦索,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探索出了一系列接地气、切要害、有实效的措施,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之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认识并贯彻了这样一句话——“质量提升才是真正的内涵发展”。为了突出质量意识,学校坚持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与扶风县职教中心、太白县职教中心成立了教研共同体,互相交流共同提高。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科研,带动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2016年,技能大赛和高职单招双获骄人成绩。在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学校荣获省赛优秀组织奖,有一名同学还获得了国赛三等奖;2016年陕西省高校单招考试中,县职教中心58人参加考试,本科上线率100%,上线人数、上线率均居宝鸡市第一,陕西省前列。在不久前结束的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中,共获得一等奖七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七项,获奖数量再居宝鸡市前列。
职业技能大赛硕果满枝头。眉县职教人,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茁壮新苗,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取得了辉煌成绩,使眉县职业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