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六项行动助推渔业绿色健康养殖

  本报记者 王卫洲
  近年来,合阳县始终遵循“绿色、生态、效益”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借力“互联网+”,以建设水产大县和健康养殖示范县为平台,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着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大水面渔业、池塘健康养殖、鱼藕综合种养和休闲观赏渔业,现代渔业发展走出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十三五”期间,合阳县渔业健康养殖比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名特优水产品比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养殖环节鱼药使用量零增长,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以上。为此,重点组织实施六个专项行动。 
  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推进行动。深入开展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积极引导连片规模200亩以上的池塘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完善建设健康养殖配套设施、进排水系统、养殖用水处理系统。全面推广良水、良种、良法、良制健康养殖模式,加快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池塘综合生产能力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到十三五末,全县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2个以上。
  池塘低碳高效养殖技术推进行动。积极开展池塘低碳高效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推广“池塘80∶20养殖模式”,“池塘微孔增氧技术”,“池塘生物浮床应用”,“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等,配套建设污水收集、增氧投饵、物联网应用等系统,实行养殖精细管理,实现节能零排、产出高效、产品优质。
  大水面生态友好型渔业推进行动。以夏阳北片区、申东片区和全兴寨片区为重点,根据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和资源状况,科学确定品种结构和放养密度,实行以鱼净水、以水养鱼的良性循环养殖模式,严格禁止施肥培水、粗放滥捕等传统养殖方式。建设5个生态友好型大水面渔业示范渔场。充分发挥合阳县莲藕资源优势,在稳产增收基础上,积极发展莲藕综合种养。科学规划宜渔莲池,因地制宜推广藕—蟹、藕—鳖、藕—虾、藕—鱼、藕—鳅等主导模式,减少肥料、农药使用量,稳定莲藕产量,提高种养综合效益。加强对现有典型模式的研究,开展莲藕综合种养效果评估,拓展莲藕综合种养新模式。
  渔业品牌化建设推进行动。把握渔业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以特色、高品质为基础培育渔业品牌。立足合阳渔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先后制定了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群体,从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集群。同时加快渔业经营组织和经营制度创新,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家庭渔场、渔民专业合作组织、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渔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渔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渔业品牌化建设奠定基础。洽川乌鳢、洽川九眼莲等先后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渔业基地无公害认证面积3万亩。
  生态休闲观赏渔业推进行动。按照渔业绿色健康,环境生态优美,服务功能完善,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的内涵,积极发展生态休闲观赏渔业。突出渔业资源禀赋,结合现代渔业、美丽乡村建设和洽川旅游产业,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生态休闲观赏渔业示范渔场。以举办捕鱼节、渔文化展示、垂钓比赛、观赏鱼评比等活动,引导发展渔文化服务产业。制定观赏鱼养殖标准,推进观赏鱼标准化健康生产。强化渔业基地水质安全监管,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
  渔业投入品科学使用推进行动。全面推广渔用配合饲料,大力推行精准投喂技术,鼓励应用浮性配合饲料,提高水产饲料利用率和饵料报酬率。加快低毒渔药、生物渔药推广应用,加强水生动物防疫,建设完善互联网远程辅助诊断等技术平台,提高疫病监测能力和病害防治服务水平。开展养殖环节违禁药物检查,重点查处违规添加禁限用物质的养殖行为。加强对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生长调节剂的规范管理和使用,防范隐性使用违禁药物。依法落实养殖经营者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行质量安全承诺制度。督促指导水产养殖单位完善水产养殖相关记录,制定并执行健康养殖操作规范,有效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