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蚊子嘴:剑鞘藏着六把“剑”

    在不少人眼中,吸血的雌蚊子似乎就是一个个飞行的迷你注射器——它们用自己的小针管扎向血管,打点坏东西进去,再吸走血液。蚊子的口器可不是简单的一根管,如果把它解剖一下,就会发现里面其实还藏着更多结构,这样的结构一共有6条。
    上唇(labrum)、上颚(mandible)、下颚(maxilla)、下唇(labium),再加上可能起源于上颚体节的舌(hypopharynx)。
    最外面是蚊子的下唇,平时人们见到的“蚊子嘴”其实也是它。下唇就像剑鞘一样,包裹着内部的其他结构,只有吸血时才会“亮剑出鞘”。而下唇的功能又不只是这么简单,在口器其他部分刺入皮肤时,它会折叠起来,但前端始终紧贴着皮肤,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这就像是往木头里钉钉子时用手扶住钉子那样。
    上颚和下颚是蚊子刺入皮肤的主要工具。上颚细长尖锐如同西洋剑,下颚的末端长有“刀片”和倒钩,它既可以切割组织,也可以防止口器在深入“钻探”的过程中打滑。除了锋利之外,这些“长剑”还有惊人的柔韧度。一旦找到了血管,占据了口器中心位置的一对主要输送管道——上唇和舌就会开始工作。这两根管道的流向是相反的,上唇负责吸取,而舌负责“注射”。舌将蚊子的唾液从唾液腺中导出,注入人体。这也是蚊子叮人时真正有危险的一步——如果蚊子体内携带者疟原虫、寨卡病毒之类的蚊媒病原体,那病原体也会随着唾液混入人体内。

(果壳网)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